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 有感(三)

(2017-11-26 17:21:03)
标签:

公益

琵琶

章红艳

王次炤

音乐之美

分类: 我的文章

                                            奥森净土|金秋相约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感想

                                                                                                                                    文/卢雨薇


       在秋意浓浓的森林公园中迎来了第78期讲堂,这次讲堂终于请来了我们最敬爱的王院长。从附小、附中、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听说着他的名字上来,后来也经常会在校园里碰到其人,也是和蔼可亲,对学生爱护有加。但说起来这么多年却没有听过他讲课,实为一种遗憾!

       这次讲堂的内容是音乐的美及其鉴赏,光听题目都令人神往,真想听听王院长会如何去描述音乐的美。章老师简单的开场白后王院长开始讲授今天的内容,他首先放了一段耳熟能详的乐曲 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旋律流出来的一瞬间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略带悲泣的琴声传递出沙俄时代专制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怪不得当时让托尔斯泰老泪纵横,哪怕跨越百年,到今天仍然触动内心。整个讲座王院长几乎都是边放乐曲边讲解,曾经死记硬背的音乐史在王院长的嘴里好像变得尤为生动。在听完这次的讲座后,我似乎对“音乐的美”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个“美”并不只是拘泥于“抒情、优美”。例如讲堂中接连放的几首曲子,肖斯塔科维奇—《节日序曲》、施特劳斯—《拉赫斯基进行曲》、巴伯—《柔板》等。不同的旋律有的激昂,有的悲切,虽然当时我们坐在森林公园中,却感觉正乘着时光机在不同的情境下穿梭。音乐就是这般神奇,在听一首乐曲的时候,我们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生命中,听《柔板》让我们变成巴伯,感受他失去亲人钻心的痛苦。听《拉赫斯基进行曲》,又让我们化身为施特劳斯,仿佛看见战争的胜利就在眼前。透过这不同的音乐,我们和另一颗心灵在时光中共振,连听几十首曲子,便让自己化身千万个形象,从此时此地的局限中解脱开来。这也许是音乐最神奇美妙的地方吧,用声音直击内心,容不得思考抗拒,就这样被它乐曲的情绪左右。

       讲座结束被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再次感叹多么幸运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的专业,而在听过这些讲座,在一遍遍学习音乐史的过程中,我们更加知道美的音乐它绝不肤浅,它有一种魔力,可以不断的挖空内心吐尽心中郁垒,也可以让你在坐着的那一个小小平方里勾画出理想的丘壑。学过如何欣赏音乐的美才更能体会怎样在一首乐曲中获得美的感受。感谢王院长带来这样一场意犹未尽的讲座,感谢音乐之美!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文/李梦宇

上个月公园跑道两旁还郁郁葱葱的树,如今再看已换了模样。午后阳光温柔的洒下,铺开一地金黄。天凉好个秋,不知名的树上结出一串串小红果,在这样的浓浓秋意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炤教授为我们讲座-音乐的美及鉴赏。

 王次炤教授说,音乐的美体现在各个方面,可能是我们对乐曲的基本感受,可能是我们对风格乐曲的深有体会,有可能是感受到音乐升华后的精神领域,也有可能是我们被音乐深深感染之后天马行空的想象。此外,他还分别从音乐表现视觉形象和文学形象两方面教会我们如何鉴赏音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格里格的《朝景》,当音乐缓缓流出音响的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看到朝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腾的美好景象。由于时间关系,王老师只能给我们播放一个小片段,每次关掉音乐时我都清楚的听到大家遗憾的叹气。

 王老师告诉我们,只要不断的积累听觉经验和理论知识,每个人都会是一名音乐鉴赏家。感慨的同时我也深深的意识到,作为一名专业的乐器专业演奏者,我们必须要拥有鉴赏音乐的能力。鉴,明查也。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作品,深刻的认识到乐曲的美和真正体会到作曲家背后的意图,才能让我们更加准确的表达我们心中所想。音乐,是一种情感传递的方式。只有我们与音乐建立联系,才会有可能让台下的观众与我们建立联系。就像章老师所说的,音乐作不了假,一出手就看出你的心在不在。鉴赏和欣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需要我们去发现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段,而不是单纯的享受音乐的美感和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

  听完王次炤教授的讲座,我深知自己作为一个演奏者要尽可能多的学习鉴赏音乐作品,才能更准确和真诚的传达我的心声。希望今后的自己不但要有对音乐的追求,更要有对所有真诚,善良的品质的向往,这会让我的每一步,更加自信,拥有无限力量!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此刻,留在我们心里的是对音乐的感悟,在这一方净土留给我们一份在当下最为可贵的沉淀,让我们能倾听自己的心声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小天地

                                                         承载大世界

                    充实而有收获的讲堂,期待下一次在音乐文化讲堂与您相聚




预告:第80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


时间:2017年12月17日  14:00

地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     书画频道演播室

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78) <wbr>| <wbr>有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