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乐•魂——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圆满成功!

标签:
琵琶章红艳国家大剧院 |
分类: 我的文章 |
昨天上午10:30分的音乐会,演奏家于红梅教授、王建华教授、章红艳教授、王彩云教授携手林涛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为我们带来一场民族管弦乐视听盛宴,演奏曲目有《夜深沉》、《霸王卸甲》和《长城随想》。



夜深沉
李民雄编曲
鼓段设计
王建华
京胡曲《夜深沉》,源起昆曲《思凡》一折中《风吹荷叶煞》的四句歌腔,经历代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上三字,原本是小尼姑哀叹自己身入空门,过着寂寞凄苦的无聊生活。
《夜深沉》的作者们运用民间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加花、删简、紧缩、句末填充和变新等手法,将原来悲哀怨恨的曲调改成一支刚劲有力的新型乐曲,刚劲有力,充满激情。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常常用它来配合祢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的场面。


霸王卸甲古曲 周龙 编曲
此作品是首次以林石城先生整理的《养正轩琵琶谱》中之同名古曲(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苹编〈琵琶谱〉卷下。他和另一首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堪称为姐妹篇)为素材创作的琵琶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协奏曲。乐曲以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为题材。着重描写了西楚霸王战败与刘邦后別姬的悲剧。
作为琵琶四大流派之一的浦东派在对词曲的诠释中融合了琵琶文曲与武曲的特点。而作曲家在协奏曲中则着重刻划了霸王別姬的悲剧,除在独奏部分保留了原曲结构并作变化发展外,还增加了乐队前奏和尾奏。


长城随想 刘文金曲
1978年,作曲家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他见到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不禁浮想联翩,回国后就创作了这首二胡协奏曲,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关山行。乐队奏出宽广雄伟的歌颂长城主题,以独奏二胡深沉庄重的叙述性旋律,倾诉作者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爱恋之情。
第二乐章,烽火操。这一乐章中,以“烽火台”为线索,联想到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精神。这里有边关将士们整装待发的气势、烽火告急的激烈场面、各路英雄会师长城的雄壮以及对死去英烈的无限哀思。
第三乐章,忠魂祭。“青山处处埋忠骨,长城内外皆英魂”,此为死去的千千万万无名将士的祭祀慰念。
第四乐章,遥望篇。再登长城,对民族未来的展望。勃勃生机,坚忍不拔,对未来充满无比的信念和信心。
京胡曲《夜深沉》,源起昆曲《思凡》一折中《风吹荷叶煞》的四句歌腔,经历代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上三字,原本是小尼姑哀叹自己身入空门,过着寂寞凄苦的无聊生活。
《夜深沉》的作者们运用民间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加花、删简、紧缩、句末填充和变新等手法,将原来悲哀怨恨的曲调改成一支刚劲有力的新型乐曲,刚劲有力,充满激情。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常常用它来配合祢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的场面。


霸王卸甲古曲 周龙 编曲
此作品是首次以林石城先生整理的《养正轩琵琶谱》中之同名古曲(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苹编〈琵琶谱〉卷下。他和另一首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堪称为姐妹篇)为素材创作的琵琶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协奏曲。乐曲以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为题材。着重描写了西楚霸王战败与刘邦后別姬的悲剧。
作为琵琶四大流派之一的浦东派在对词曲的诠释中融合了琵琶文曲与武曲的特点。而作曲家在协奏曲中则着重刻划了霸王別姬的悲剧,除在独奏部分保留了原曲结构并作变化发展外,还增加了乐队前奏和尾奏。


长城随想
1978年,作曲家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他见到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不禁浮想联翩,回国后就创作了这首二胡协奏曲,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关山行。乐队奏出宽广雄伟的歌颂长城主题,以独奏二胡深沉庄重的叙述性旋律,倾诉作者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爱恋之情。
第二乐章,烽火操。这一乐章中,以“烽火台”为线索,联想到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精神。这里有边关将士们整装待发的气势、烽火告急的激烈场面、各路英雄会师长城的雄壮以及对死去英烈的无限哀思。
第三乐章,忠魂祭。“青山处处埋忠骨,长城内外皆英魂”,此为死去的千千万万无名将士的祭祀慰念。
第四乐章,遥望篇。再登长城,对民族未来的展望。勃勃生机,坚忍不拔,对未来充满无比的信念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