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课堂第45期小记

(2014-09-25 23:05:35)
标签:

琵琶

音乐课堂第45期小记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的音乐文化讲堂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讲!新学期新气象,大家带着对新知识的憧憬再次来到了森林公园书画频道。本次讲堂章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朱陪尓先生,讲堂的每一期讲座章老师都为我们请来各个领域里难得一见的大家,所以大家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作为一名篆刻艺术家,朱陪尓先生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这些门外汉讲述着篆刻的历史与发展。

音乐课堂第45期小记


篆刻已有约三千年的历史,现在能看到最古老的印章为春秋战国时期所制。秦汉时,篆刻艺术进入第一个繁荣期。汉印由金属铸造印胚,在上面凿刻内容,多作信印使用。将其盖于细黄泥土上,最能突显线条之美。朱老师展示了一些汉印的照片,使我们对线条简洁有力的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唐宋时,篆刻得到了以宋四大家为代表的文人墨客的青睐,用途和题材更加广泛。明清是篆刻艺术的又一高峰,文彭(文征明之子)推动了篆刻作品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最终使其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篆刻的材料多种多样,从早期的金属到后期篆刻家发现的花乳石等各类软性石材。现在,篆刻家主要用青田、巴林、寿山和昌化四类石材创作。

此外朱老师还告诉了我们流派篆刻的五大途径。

一:印从秦汉,即学习秦汉时印章的风格。二:印从书出,即印章的风格来源于书法风格。三:印外求印,即不拘泥于印面,把眼光放在印面之外,以此拓展篆刻家的思路。四:篆刻流派也有因刀法不同所形成的各类流派,如浙派。五:印从画出,作为画家,篆刻风格从自身绘画艺术中来,取决于结构的把握和变化。

大家一直认为篆刻与书法有着必然的联系,要想篆刻印章必须要有良好的书法基础。朱老师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了大家学习篆刻的信心!朱老师认为篆刻与书画、音乐也有着区别,后者的表达更为直观,而篆刻的想像仅在于刀与石的碰撞之间。我感觉或许音乐的表达更为直接,观众能比较容易的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绪,或者更容易被带进演奏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但是印章中的的字和画,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作者所要传递的意境,感受到刀与石互相碰撞所产生的魅力。

通过朱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篆刻这门艺术由陌生走向熟悉,对于常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印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枚印章背后所蕴藏着的历史和知识竟是如此之多,让我们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想要更多的去了解篆刻背后的故事。由朱老师的讲座我感到对于一门艺术的掌握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这门艺术的技术掌握,而应该更深入的去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是怎样发展至今的,将它所蕴藏的底蕴与自己所学融会贯通,才算是真正的有所学。此外还要拥有传播精神,将自己擅长的这门艺术广泛的传播给大众,使大家都对其有一定了解。章老师当场表示想要更多的去看这类的展览。大家也都对篆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刻就有人问到哪里去买刀具和石头,看来是要准备好好学习一下了!

音乐课堂第45期小记

讲座的最后朱老师还当场为我们展示了篆刻印章的过程。大家聚精会神的盯着朱先生手里的石头,生怕错过一个小细节。朱老师先用黑色笔将要刻的字反写在石头的底面上,然后用刻刀在石头上快速篆刻,随着刀法的推移,渐渐“且弹且谈”四个白色的字体印入大家的眼帘,我本以为篆刻一枚印章要很久的时间,没想到朱老师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便篆刻而成,让大家不禁赞叹,赢得满堂喝彩!

音乐课堂第45期小记

讲座之后,依旧是我们大家快乐弹琵琶的时间!这次又有几名新学员加入,看着我们的队伍日渐壮大,越发为我们的公益课堂感到自豪!

音乐课堂第45期小记

在此附上琵琶课堂的练习要点,大家练琴时可对照参考。

一:每天练习D大调音阶,从慢速开始练习。

二:手机下载一个节拍器,每天跟着节拍器练习音阶。

三:熟练后可暂时关掉节拍器,自己练习,然后再打开节拍器,检验自己节奏是否准确。

四:弹音阶时右手注意弹挑顺序,不要搞混。

五:左手在相把位按音时,手腕要抬起来,不要塌手腕。

六:右手练习跳跃弹奏,注意右手点的感觉。

七:弹挑的速度和力度要平均。

作业:把《我的祖国》弹熟,注意节拍准确,轮指轮速不要太快。

文 | 隋琼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