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9期课堂感受

(2014-03-17 19:50:52)

39期课堂感受

3月2日,第39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开讲了,本期邀请的嘉宾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教授柯扬老师来跟大家分享关于音乐的欣赏和美学。

他由著名侦探小说大师柯南·道尔的《巴斯维克的猎犬》作为题引,为我们分析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和言简意赅平铺直叙的新闻稿的核心区别,从而强调了“悬念”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悬念”在音乐作品中给人所带来的非凡感受。的确,“悬念”是音乐中一个未解决的不协和和弦,给人留下期待感,又或是一段流动性的旋律突然间的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一部好的作品,不管是音乐还是小说或是电影,必然包含一个又一个层出不穷的悬念,才能把欣赏者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当柯扬老师说到这点的时候,我就在想,作为我们弹琴的人来说,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当我们去评价一个人琴弹得好或者不好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弹得到底吸不吸引人,有没有让人听了还想再听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演奏者在弹琴时是否感受到作曲家所设计的那些“悬念”,以及是否恰如其分的表达出那些“悬念”。就像柯扬老师所举的《这个杀手有点冷》这部电影中的例子,“小女孩看到家人被杀,一方面内心痛苦,一方面要暗中向人求救,”配乐师用紧张的音乐把丧失亲人的痛苦与敌人还在身后随时会发现端倪的恐怖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让我们都不禁为她捏把汗,当杀手雷恩终于在一番纠结为小女孩开门后,小女孩的表情,光线的变化,音乐瞬间松弛而明亮,让人顿时松了一口气。从演员的表演,到音乐的呼应,再到拍摄手法细节的考究,才完美诠释了这个“悬念”。

第二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柯扬老师关于想像力和审美的讨论。我觉得这似乎是每一个弹琴的人都会遇见并且为之感到有些迷茫的问题。而柯扬老师此次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不少,老师说想像力是受个人主观影响的,跟他成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所以同样是圣母,却有那么多不同的样子。难怪有人说一千个人读红楼,有一千个林黛玉。所以,那么多弹琴的人,同样的十面埋伏,却是各有各的不同,而想像力本身是无对错可分的,就像练琴的时候,你可以去尝试在脑子里勾画不同的画面来诠释音乐的意境,但是归根结底,落实到一个作品上,它要有一个“度”,就好比你可以把圣母想像成一个中国人,但不可以把它同等于观音一样。一个合理的想像,才能诠释好一个让大众所接受的演奏。

总之,柯扬老师的这次十分精彩的讲述为我带来更多思考的方向,期待老师再次与我们分享更多的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文/王谌思)

39期课堂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