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在弹拨乐团成立7周年音乐会前夕,我们的老团员们发来的感言。虽然现在大家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学习、工作,但是听到弹拨乐团成立7周年音乐会的消息,都感慨不已,写下这些宝贵的祝福、感想和回忆。
与大家分享。
真实的音乐,不平凡的人生,
点对点,点与线,水乳交融,美妙无穷
弹拨乐团,国乐的骄傲!
——陈沛然(北京)
章老師:你好。。。好久都沒有聯系了,很想您。我們看到寧燕給我們發的信息了,真快一轉眼咱們彈撥樂團已經成立七年了,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我們很想念大家,也很開心能和大家有這樣一段非常珍貴美好的回憶,一路走來大家都已經或多或少的有了改變,但是我希望我們曾經對音樂執著追求的心會永遠堅持不懈的开动着,很感激我們也曾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希望我們的彈撥樂團越來越好。。。。。。。。。。章老师您要注意身体别太操心。。我们在加拿大一切顺利,很快我们打击乐团的DvD就在整个北美上市了,我们录的很辛苦但是还是很值得的。。。嘿嘿。。。希望弹拨乐团七周年演出成功。。。。。
——高超高跃 (加拿大)
回想起弹拨乐团这7年,心里的复杂感触由然而生。作为团员,我和每一个同学一样,在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期间得到太多的锻炼和进步;作为乐团的“元老”
和章老师的学生,我看到了乐团一天天的成熟,也看到了章老师的不懈坚持和付出。正是由于她的坚持,一直激励着乐团的每一位成员,激励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相信自己,我们可以做到最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斗志”,可以让我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做到最好。
因为工作原因离开弹拨乐团三年了,在三年的工作中,得到了领导的数次赞许。每一次被“表扬”之后都会想起章老师和弹拨乐团,在乐团的几年里忙碌着、收获着、快乐着,正是因为在乐团里负责各项事务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和积累的经验,才可以胜任各项工作。由衷的感谢章老师,感谢弹拨乐团。
——宁燕(青岛科技大学)
弹拨乐团的第一次在琴房九大厅的会议现在还历历在目,转眼七年就过去了。弹拨乐团对我来说绝不仅仅是大大的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乐团的成长历程,章老师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艺术凝聚力,让我感受到乐团所有成员一种为音乐相聚、相守的精神!这种精神,像后盾一般,常常给予我坚定的力量!
—舒银(上海音乐学院)
作为弹拨乐团的第一批团员我见证了乐团的成长的每一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弹拨乐团就朝着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民乐团体而努力。一批又一批的团员带着热情和希望来到这里离开时却带走了无数的演奏经验和美好回忆。这里融洽气氛是在别的团体中很难体会到的,每一次排练和演出都像一次朋友的相聚。为了音乐演奏的质量,每一次排练我们都做到进益求精以至于从来没有把任何一点遗留到演出。在弹拨乐团的几年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对艺术的态度与尊重,每一次怀着这种心态演奏时无论对自己还是听众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正是这样才是弹拨乐团存在的价值更是音乐存在的价值。
——王海波(北京)
在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成立七周年之际,我以一个乐团老队员的身份,向我们的乐团、向乐团的创始人章红艳老师道一声感谢。中央音乐学院培养了我,弹拨乐团给了我重奏、合奏的锻炼,给了我们舞台实践的机会。我们随着乐团的发展成熟、成才。
如今已经走向教师岗位的我,更加体会到在弹拨乐团两年多的锻炼是多么的珍贵,在乐团我学到了许多许多,为我今天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段时间的受益将终生受用。
对于跟随章老师的的每一次排练,每一场演出,都如同昨天一般,那么的难以忘怀。章老师对音乐的严谨态度,对艺术的一丝不苟,对乐团成员的耐心指导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树立起了榜样。激励我踏踏实实的做好教学工作,为琵琶教育事业作出我的努力。
借用章老师的一句话“演出依然神圣”,衷心祝贺弹拨乐团演出成功。
——翟云翔(河北艺校)
尊敬的章老师以及弹拨乐团的团员们:
预祝弹拨乐团成立7周年音乐会圆满成功!作为第一批团员至今仍然记得接到章老师电话时的欣喜若狂,一方面觉得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另一方面觉得终于了属于我们弹拨乐的团体。在现今社会大举倾向西洋管弦式音响的团体实在是数不胜数,使得弹拨乐的团体处于弱势的状态,这是我在国外这几年的一个感受。我们的弹拨乐团能够在这样的打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已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这要归功于章老师多年的悉心栽培和满腔的热情才能让这颗幼苗茁壮成长的今天。作为我老团员希望看到弹拨乐团的足迹可以遍布更广阔的地区,让我们的音乐被更多的听众了解到弹拨乐的魅力,那是何等无与伦比的美丽啊!庆幸自己是那众多美丽中的一抹。衷心祝福现在的团员,要珍惜你们在团里的时光,这将是你人生回忆中不可或缺的记忆。
——汪济滢(新加坡)
难忘的故事,动人的旋律,真诚的音乐,美好的时光,热烈的掌声,感人的师生情。一年又一年,弹拨乐团在成长中不断丰盈,故事因此而多彩,旋律因此而缤纷。多少次演出前紧张而又充实的排练,多少次演出后的欢聚与庆功,那其乐融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弹拨乐团如同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感受到一种信念和对民族音乐传承的使命感,正是这种信念和使命感,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自2003年建团以来,乐团每一年都不断推出新作品,每一次都带给观众惊喜:宋代藏戏,南粤之春,苗族歌乐,云南跳月......在作曲家们的精心勾画下,绘成一曲曲美妙的音符。建团之初,我就是弹拨乐团的成员,我也希望永远是弹拨乐团的一员。
感谢帮助和启迪我的章红艳老师,张列老师,陈冰老师,张玉文老师,李国魂老师,孙铮老师。他们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他们的教育与督导激励着我,今天,弹拨乐团即将收获丰厚的果实,祝贺音乐会圆满成功,再创佳绩。
——
苏畅(北京)
“点与点的碰撞,弦与弦的对话,弹拨乐团让我从崭新的角度诠释音乐、感受音乐、聆听音乐。在弹拨乐团成立七周年之季,衷心祝愿她越办越好!”
——张雪(北京海淀区文化宫)
亲爱的章老师,非常想念您!我对弹拨乐团的感受:转眼间7年过去了,在弹拨乐团的时光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无论是排练的辛苦还是演出成功后的喜悦都是无比珍贵的。弹拨乐团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就是这份纯纯的关爱,成为了弹拨乐团成功的奠基石!也正是这份关爱,成为了我们彼此挂念的情感纽带!弹拨乐团真的教会我很多,我永远爱你——可爱的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发自肺腑、出自内心!
——永远爱您的学生:宰雯婷(上海)
很高兴看到章老师带着弹拨乐团迎来了第七个春秋,作为曾经的一名乐团成员,现在回想起当初排练、录音、演出的每个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无法忘怀。
祝 弹拨乐团七周年音乐会圆满成功!
——王瑟(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
时光荏苒,在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里学习、排练、演出的场景还恍如昨日;转眼间,自己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一年了。
四年来,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学习实践,使我在音乐的殿堂里受益匪浅;曾经的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感悟中不断提高,这是我人生中的一笔重要财富,应归功于母校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的艺术熏陶。
感谢章红艳老师对乐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对学生各个方面严格要求的同时,她还总会给学生们巨大的支持和鼓励。从乐团整体构思策划、曲目设置到乐队排练、舞台设计等等,都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这种严谨求实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名团员。
另外感谢给予我们许多无私帮助的诸位乐团老师、指挥、作曲家及同学。感谢弹拨乐团让我们在一起经历了许多、感受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今后我愿继续支持配合乐团工作,愿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们来加入弹拨乐团,关注弹拨乐团,把我们的乐团建设的更加辉煌!
预祝演出圆满成功!
——王玉(北京广播民族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已经走过近七个年头,它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与展示的平台,特别是在重奏与合奏这种演奏形式方面。乐团通过演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传统弹拨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也通过与不同乐器的合作,不断挖掘出更具有新意与创造力的音响。祝演出成功。
——王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在弹拨乐团的经历是我的骄傲,是我学生生涯中的宝贵记忆,也是我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方向。我想每个学音乐、从事音乐事业的人都是怀有梦想的,弹拨乐团使我有了可以实现梦想的途径,无论是大家在一起的磨合,与不同音乐家合作的经验,还是多种形式以及多种风格作品的尝试都使我受益匪浅。我是有福的,盼望我所见、所闻、所经历的都能成为学生们的帮助。
——杨瑾(武汉音乐学院)
弹拨乐团成立的第一场演出,就叫点对点。7年后的今天,还是点对点。在我看来点对点有着两个含意:一是弹拨乐器的发声都是点,各种乐器同时发声就是点对点。另一层就是人对人,在乐队中,个人形成各各点,人和人默契的配合产生共鸣形成了另一种点对点。
离开乐团几年后,再回去排练,休息时,老搭档跑来和我说:“记得那个气口么?每次我弹到这,还想着你抬手跟那等进着呢!”我想这就是我们的默契吧,以至于多年后大家还能在音乐中共同呼吸着……
在这个小集体里,共同志向的人就这样慢慢的磨合着,共同的向前走着,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7年,其中的种种快乐和辛苦还都在眼前。在今天这个大家再次相聚的日子,我仍会在台下抬着手,在心里与你们一起演奏,一起呼吸。
——宋涛(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弹拨乐团在专业提升、舞台演出等方面都给予了我学习、发展的平台。而且,在与大家的协作共进中,让我有机会更加了解了民乐组合的各个方面,这些宝贵经验,也让我在教学中获益匪浅。感谢弹拨乐团的所学、所得同时,我也衷心祝弹拨乐团的发展欣欣向荣!
——李丹(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