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应炒作

(2007-03-07 17:30:28)
分类: 我的文章

                                

                                             回 应 炒 作

                                                                              章红艳

新华网浙江频道编发的杭州《今日早报》内容,我也很吃惊。从题目到叙述大部分是记者用自己的方式故意炒作,耸人听闻的炒作,唯恐天下不乱的炒作,刻意制造事端的炒作。他们的语言,和只言片语引用所谓我的语言,二者混在一起,让我觉得不是我说了什么,而是他们替我在说。对此我是很不满意的。我认为这种报道对我、对读者、甚至对他们自己的媒体都不负责。他们没有找我核实过,我也没有授权他们。

 

我在杭州并没有举行新闻发布会。只是主办单位请了几家媒体来谈谈我们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赴浙巡演的音乐会的情况。十二乐坊不是谈话内容,是一个谈话中的插话。我要公开发布的内容有文字稿。而令我惊讶的是,第二天在他们的报纸上我所给的新闻稿内容一字未发。对我而言,我远不是那么关注十二乐坊,这更不是我去杭州的目地。

 

我是反对假弹假唱的。假弹假唱实际上反映的是没有自信,利用现代录音技术、放送技术,去修饰、剪接,是唱片制作领域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但作为现场演出,用这种方式,用这种并不反映演员真实水准的做法赢得观众的掌声,演员应该感到脸红,观众应该感到难过。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习气长远看会伤害演员自身,会损害健康的音乐环境:

不利于提升演员追求完美的自觉性,因为即使你不完美,也会有人替你做到完美。

不利于真实检验演员的临场状态、艺术实力和持久性,你技术退步了,声音不行了,录音照样会帮你赢得一片喝彩。

不利于体现现场艺术的生动性,演员与观众的真实互动现场体验,被固定的、已经制作完成的、无法改变的录音制品所隔断,即使再天才的演员,即使再激情的观众都只能屈从于那个所谓“完美”的录音带。 

当然远不止这些......

 

我说我痛恨假弹假唱,现在我还要这么说。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普遍问题。可以说流毒甚广,我痛恨这种现象。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艺术见解,不但很自然,而且很应该。观点不同可以争论,不应该故意往打官司上去炒作。我们确实太缺少艺术批评和反批评,所以一有批评,就大惊小怪,就黑白颠倒地打官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