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绛新人
古绛新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33
  • 关注人气:3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2019-04-29 22:20:20)
标签:

旅游

分类: 艺术精品
新绛县有一座气魄的庙宇,供奉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夫子,叫做文庙

老静说历史公众号  2019—04—29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


    今天小编要带给大家的文章是有关于绛州文庙的故事。话不多说,快点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内容吧!

    历史悠久、累积层叠、百川归纳的中国文化,令来自世界各地的络绎不绝的仰止折腰、朝宗拜圣者神醉情迷。它作为旅游资源展示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修养观光者的,既是瞠目结舌的物化形态,更是倾心感悟的精神之光。新绛县城有一座很气魄的庙宇,供奉的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夫子。这座庙,叫做文庙,又称孔庙。早在唐代,朝廷通令各地兴建文庙,上自京城,下至各州县,遍及全国各地,以后历代都不断修葺和新建。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孔子塑像

    孔子被称作文圣,算是文化界最高的称号,世界各地的文庙,全都供奉的是孔子牌位。当然供奉孔子的还有许多孔子庙、文圣庙或称作夫子庙的。据史书介绍,明以前各地文庙均都供有孔子塑像,至明洪武十五年(1383)开始“去塑像用木主”,到顺治二年(1646),皇上诏告天下诸学“尽去塑像为木主,题曰: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清嘉靖九年(1805),名号又改为“大成至圣文先师孔子之位”,不仅改供奉塑像变为牌位,而且有了固定的规制。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规制也就成了遗训,孔子的塑像又渐渐出现在文庙里,古绛州的文庙就是其中的一例。绛州文庙坐落在新绛县城东北隅,据庙志记载,过去的文庙规模巨大,采用传统的对称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是状元路、木牌坊、影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献坛、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左右两侧有乡贤祠、明宦祠、碑亭、东西厢房等。据说,状元路南端原有大狮子一对,路中央与路边都是石条砌就。只可惜在岁月的流逝中,状元路已埋于地下,木牌坊也被拆毁,倒是新建起的大门富丽堂皇,古色古香,也算是弥补了一种遗憾。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影壁

    按古制,凡文庙内的影壁都设在南面正门处,平日里南大门皆紧紧关闭,惟有东、西坊门供人进出,有人也称为仪门。一旦当地出了状元后,那影壁便被拆除,南大门也随之洞开。因为状元郎夸官回归故里,是要前来拜谒孔圣人的。我们不知道这座照壁是否曾经被拆过,因为没有考证出来新绛一带地面上是否曾出过状元,而且那座照壁随着那些建筑的消失,也早已不复存在,现已无法考证曾否有过拆动的痕迹。不过,想一想,如果真的中了状元,走在那条状元路上,直达大成殿,前呼后拥,鼓乐喧天,想必也是一件十分风光的事情。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泮池


     光是风光,但秀美而清雅的应是泮池。据传孔子的老家在泮水之滨,因而为了纪念孔子,古时把学校(即学宫)称为泮宫,泮宫中的水池称为泮池,泮池上的桥称为泮桥。科举时代,考上县、州、府的学官叫做入泮。入洋要举行绕池一周的仪式,叫做游泮,表示要永远效法先师孔子。据《新绛县志》介绍,泮池之水当是从绛守居园池引流而来,水深丈余,池中有五色金鱼,翻腾戏游于浮萍之上。池上筑有石栏,雕工极佳。池心砌有石坊,上刻“鱼跃龙门”四字,既是典故的再现,也隐喻着学子应考入仕的含义。现在泮池保存尚好,石坊却已匿迹不见。好在有石栏作伴,金鱼跳跃,池水荡漾,加之周围秋菊怒放、香气四溢,置身其中,还是别有一番情趣。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大成殿

     我们来到文庙并不单纯是为了游览,更重要的是来寻找和见证古代历史的文明。绛州文庙中最显著的建筑当是大成殿,大成殿是因供奉“大成至圣”的孔子而得名。历代王朝给孔子以神封号,到元代累封为“大成至圣文寅王”,所以后来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在我国,把集中前人的主张、学术而形成完整体系的称为集大成。《孟子·万章》有言:“孔子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专用而玉振之也。”这里的“大成殿”,就是用孟子对孔子的赞颂语作为文庙正殿殿名的。“大成”是说孔子道德才学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说是集大成者,便有其他人的智慧,因而在文成殿里还供奉四配十二哲。四配即颜、曾、思、孟。颜渊、曾参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子思是曾参的弟子、孔子的孙子,孟子又是子思的学生。子思和孟子对发展孔子的思想体系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历史上有“孔孟之道”的说法。十二哲,即列侍于孔子及配之侧的孔子门徒12人,包括子贞、子游、子夏、子张及宋代的宋熹等12人。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棂星门

    大成殿前,有一座棂星门。据文献记载,棂星门原为木制,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知州李文洁改建,易木为石,左右并建石坊。棂星即二十八宿之天田星,主管稼穑之事。古时登天先祭棂星,汉高祖命立棂星门。宋时在祭天的郊台外周设灵星门,后移于孔庙,以尊天的格局尊孔。后人为把祭天郊台的灵星门与孔庙门区别开,见孔庙的灵星门形如窗棂,因此,改“灵”为“棂”。穿过棂星门,东西原有名宦祠、乡贤祠,接着是大成门大成门面阔三间,卷棚顶,左右各有碑亭,门内竖《孔子赞》碑。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回廊

    按说,古代各州府县皆有孔庙,本不足为奇,但绛州文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宏大。据考证,国内外文庙向来以台湾岛内的文庙为冠,然而它却远不及绛州文庙。也许是绛州文庙已改为他用,长期没人光临之故,才使得名声不振,难以远播。相比之下,台湾文庙应是“幸运儿”了,其大成殿面阔仅为5间。再来看看绛州文庙的大成殿,面阔7间见方,四周建有回廊,重檐歇山顶,周边琉璃瓦饰,檐下施七踩单翘下昂斗拱,为明代建筑。重檐半拱间壁有明代白描人物、花鸟、山水图,回廊殿壁饰有四方琉璃浮雕。殿前的献坛四周设有雕石护栏,坛前有巨型石浮雕,俗称“龙坡”。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彩绘、琉璃雕和巨型石雕,堪称“三绝”,像这样建筑之精巧、规模之宏大的文庙,在全世界也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如此而论,绛州文庙当为国内外文庙之首,台湾文庙当居其绛州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最早于宋咸平二年重修,后世历有修葺。这么说来,绛州文庙面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像这样重檐结构,建筑规模之宏大者,不知全国如何,但是山西仅此一处而已,有着“三晋文庙同类建筑之首”的美誉。仅此一处,算作孤例,这样的价值就在不言之中。如果整个世界,仅独此一例,应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绛州文庙为国内外文庙之首

绛州文庙大院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的话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给我们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发表在评论区,小编都会仔细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