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2011-07-03 12:42:33)
标签:

情感

分类: 图片说事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

 

摄影师:高新生    2011-07-03    新华网

 

    流传于山 西新绛县一带的“绛州毛笔”是中国传统名笔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传承了两千多年。它与南方湖州毛笔齐名,素有“南湖北绛”的美称。绛笔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绛州毛笔需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复杂,工序包括挑绒、齐羊毛、合羊毛、焊笔等86道,需耗时20天才能制作出一批成品毛笔。

    按照当地习俗,绛州毛笔制作工艺“传孙不传子”,25岁的于永杰是山西运城新绛县于良英笔庄创始人于良英老人(已故)的唯一传人。但由于绛州毛笔传人越来越少,于永杰的父亲也开始学习毛笔工艺制作。随着机器制笔和办公室自动化的冲击,这些制作绛州毛笔的作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7月1日,在山西新绛县于良英笔庄,于永杰(右)和父亲于善民在检查制作好的大号绛州毛笔。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在山西新绛县于良英笔庄,于永杰的父亲于善民将杂质笔毛挑出。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于永杰(右)和父亲于善民在查看晾晒的大号毛笔笔头。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于永杰(右)和父亲于善民在查看晾晒的大号毛笔笔头。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于永杰(左)和父亲将制作好的绛州毛笔装盒。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于永杰(前)和父亲于善民在制作绛州毛笔。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于永杰(右)和父亲在制作绛州毛笔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于良英笔庄创始人于良英老人(中,已故)在传授孙子于永杰(左)和儿子于善民绛州毛笔的手工制作技艺(2010年8月20日摄)。


行将消失的行业——绛州毛笔【多图】

于永杰(后)和父亲在制作绛州毛笔

 

 

原文地址:新华网-山西频道 http://www.sx.xinhuanet.com/tpbd/2011-07/03/content_2314864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