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绛毛笔:在固守中坚持
2009年04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解说】山西省新绛县制造毛笔有着悠久历史,由于出产的毛笔品质优良,曾经辉煌一时。然而随着毛笔市场逐渐萎缩,当地做笔的艺人也越来越少,传统的制笔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唐代以来,新绛毛笔与“湖笔”并称双绝,自古就有“南湖北绛”的美称。在宋代,绛州毛笔曾一度达到了“一笔难求”的程度。即使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每年也有三四十万支毛笔远销海内外。现在,却只剩下几家制笔作坊固守着这一传统工艺,艰难地经营着。
77岁于良英老人是新绛县中城巷俊德堂制笔坊的第三代传人,虽然有儿子和孙子继承了他的制笔技艺,但还是不放心他人代劳,自己仍然劳作不辍,对于自己亲手制作的毛笔,依旧信心满满。
【同期】于良英
这种毛笔的毛有三大特点:第一耐用 第二吸水力特别强 第三软硬适中 这三大特点
【解说】于良英老人介绍,制造毛笔分为水活和干活,一支毛笔需要86道工序,由于是家庭作坊式经营,目前他这个作坊每年最多也就生产1万多支。
当地政府部门表示,今后要加大这一传统制作工艺的保护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让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发扬光大。
新华社记者武敌、原勋(实习)山西新绛报道。
【在线视频】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9-04/28/content_11272491.htm
新华视讯:http://xnews.xintv.com/html/NEWS/JIUZHOUQUANLIAOWANG/2009/04/28/54105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