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导读本)》----导语连载(13)(51-55回)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导语】
本回写宝琴写怀古绝句谜;晴雯受凉发烧,宝玉为她延医治病。
宝琴写下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众人猜了一会,皆不中。袭人因母病请假,凤姐嘱她回家时要体面一些,并在她走时,亲自为之增添衣物,整理行装。袭人回家后,晴雯、麝月在宝玉房中值夜。这夜三更,麝月伏侍宝玉吃茶后,走出房外,晴雯欲要吓她,因受寒而生病发烧。宝玉为她请来一个太医,但看了处方,觉得下药太狠,便再请常来贾府看病的王太医,果然用药份量减轻,宝玉命就在自己房中为晴雯煎药。
宝琴所写的十首怀古绝句,虽号称谜语,但小说未揭谜底,宜理解为作家借此对世间祸福、穷通、爱恶、生死等矛盾现象进行的哲学沉思,是另一种类型的《好了歌》或《好了歌注》。凤姐让袭人体面回家,一是显示袭人地位的提升,二是表现凤姐的虚荣心与好胜心:袭人的体面即贾府与阿凤的脸面。宝玉对晴雯之病的殷切关照,写出了两人之间超出主仆关系的深厚感情。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导语】
本回写平儿向麝月告知坠儿偷虾须镯之事;晴雯病补雀金裘。
平儿来找麝月,将宝玉房中小丫头坠儿偷虾须镯之事告知她,嘱她提防坠儿,但不将此事告诉宝玉与晴雯。晴雯服过药,宝玉又让她用了西洋的鼻烟和药膏,其病情有所好转。宝玉出外,来到潇湘馆,见到宝琴送黛玉的水仙。宝琴提及真真国洋女孩的故事,并背出她的诗作。宝玉又询问了黛玉的病情。贾母给宝玉一件俄罗斯产的孔雀毛拈线织成的“雀金裘”,让他穿了去赴舅舅的生日宴会。宝玉去后,晴雯假托宝玉之名将坠儿赶走。宝玉宴罢归来,发现雀金裘被火烧了一个指顶大的破洞。拿出请工匠补,无人敢揽此活,晴雯抱病织补了半夜,终于补好此裘。
晴雯赶走坠儿,是她深恨坠儿没人格,丢了丫头们的脸,此事反映了晴雯疾恶如仇的性格;宝琴讲述真真国女孩的故事,众人称赞其诗,是作家尊重女姓观念的普泛化,同时也使小说反映的世界更为开阔。晴雯病补雀金裘一事,不是写她以丫头的身分为主子效劳,而是写她对宝玉发自内心的挚爱,反映了晴雯与宝玉之间超出常人的深情。这也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经典意义的场面,如诗如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导语】
本回写乌进孝缴租;贾府元宵节祭祖开宴。
晴雯之病渐好。过年日子临近,贾蓉进朝领回恩赐的春祭银两。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送来租子,有数量繁多的野味家禽粮米等物,折银二千五百两。贾珍嫌少,乌庄头说因年成不好,所以才这些。贾珍告知乌进孝:这几年家里添了不少花钱的事,倒赔许多。贾蓉又告知贾珍,王熙凤与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当银子。到了除夕,贾母等有诰封者,按品级着朝服进宫朝贺,然后回来举行隆重家祭。次日五鼓,贾母等又进宫朝贺,回来再祭列祖,亲友间相互拜年吃酒看戏,一直忙到元宵节开夜宴。
这一回最值得关注的是乌进孝缴租这一情节。当年遭受严重的涝灾与雹灾,庄稼欠收,在那张物品丰繁的帐单中,该凝有多少百姓的血泪。但在贾珍的眼里,还嫌太少,说“真真是别教过年了”。一句“不和你们要,找谁去?”赤裸裸道出封建贵族对农民的冷酷无情。王熙凤与鸳鸯合谋要偷贾母的东西当银子之事,既说明凤姐的贪婪,也说明贾府在经济上入不敷出的严重局面。接下来所写过年期间的种种奢华之举,是对贾府“架子未倒,内囊渐尽”这一事实的注解。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班衣
【导语】
本回写贾母批评说书中的陈腐旧套;凤姐讲笑话娱乐老祖宗。
元宵夜宴,贾母见袭人不在,批评她“拿大”。王夫人、凤姐忙替她辩护。听戏暂歇,贾母问说书的先儿有何新作,先儿说有一段新书名《凤求鸾》,并讲其梗概。话未说完,贾母就猜出后面的情节。并严厉批评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其男女主角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算不得才子佳人,其情节也是胡诌出来的。凤姐称老祖宗这番话为《掰谎记》。接着继续吃酒听戏取乐。戏完乐罢,贾母又令玩“击鼓传梅”游戏,规定梅传到谁手里,谁就讲一个笑话。梅先传至贾母手中,贾母讲了一个“嘴最乖巧者是吃了猴尿
”的笑话。又传到凤姐手中,凤姐讲了个“聋子看放炮仗——散了”的笑话。
贾母批评说书中的旧陈腐套,有两层意义:一、从创作思想的角度看,她所讲的内容涉及到文艺创作的规律性问题,主要是反对创作上的公式化与概念化,以及情节上的胡编乱造,应视为作家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创作宣言。这一点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正确的。二、从伦理观念的角度看,表达了贾母关于子孙婚姻问题的宏观性思考,尤其是对于孙辈在此问题上的提前告诫。凤姐的幽默才能在这回中再次得到强调。她最后一个笑话带有谶语的性质,是对贾府终局的预示。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导语】
本回写探春代凤姐理家,处事公道精明,凤姐深为满意。
凤姐因劳累不慎小产,王夫人令探春、李纨替代她管事,宝钗也协同管理。众人发现,探春精明不让凤姐。吴新登媳妇报知,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亡,问如何打发。探春令她送来以往处理类似事情的旧帐,看后,按旧例赏发二十两银子。赵姨娘来到,抱怨探春给她太少,没有脸面,遭到探春义正词严的反驳。又有人来支取贾环贾兰家学里一年的费用,探春问明情况,决定将此项开支免去。凤姐派平儿来说有关旧例,平儿将所观察到的情况说与凤姐,凤姐听了脱口称赞。谈及家里出多进少的窘境,以及各人的表现,凤姐对探春寄以厚望,嘱平儿如果探春驳她的事,不要与之争辩,要越发恭敬。
探春是荣府少有的管理型人才,刚柔兼济,敏捷果断,公道精明。本回对她的上述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揭示。同时,对其生母之愚陋,也作了深一步的刻画。凤姐与平儿的一番对话,确实说出了贾府入不敷出的经济困境,为以后的溃败结局埋下伏笔。
链接
前言; 1--2回导语
3--5回导语
6--8回导语
9--12回导语
13--16回导语
17--20回导语
21--25回导语
26--30回导语
31--35回导语
36--40回导语
41--45回导语
46--50回导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