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七八级文学专业班毕业照
当年,俺们风华正茂
---北大中文系七八级文学专业班怀旧
武汉的五一劳动节细雨霏霏,俺呆在书房里,哪儿也不想去。人到了一定年纪,最大的享受,可能是独自静静地怀旧。三十七年前,俺进入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班,在我的人生履历中,写下难忘的一笔。从那时起,我又多了几十位兄弟姐妹。那时,俺们风华正茂,如同一轮朝阳。如今,同学们天各一方,年轻的仍在职场上打拼,年长的不少已经退休,还有几位同学不幸离开了我们。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细细怀想每个同学的音容笑貌,品味逝去的年月,如同读一首抒情诗。
局部1。前排左起:马悦、张曼菱、崔俐莎、林文、王莹、孟悦。
五排左起:商伟、李江、高玉昆、刘震云、严红缨、刘晓峰、李园。
六排左起:田长山、张健、马相武、钱巍、潘维明、何军。
第二、三、四排均为中文系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以及特别辅导)的老师:(下同)
三排: 左2
谢冕先生 左4 赵祖谟先生
左6 倪其心先生
四排: 左1
程郁缀先生
俺们的班主任
局部2。前排左起:吴德安、俞明宝(德国留学生)、蒋京宁、戴锦华
考瑟尔(巴基斯坦留学生)、白晶。
五排左起:赵宝奇、唐根希、俞叔文、刘宏彬、刘德然、阎云翔。
六排左起:吴会劲、陈木齐、王长安、赵伯陶、王扬泽、范开明、李国庆
二排 左2:王瑶先生 左3:季镇淮先生
左4:吴组缃先生
左5:王力先生 左6:杨晦先生
三排 左1:陈贻焮先生
左3:褚斌杰先生 左5:费振刚先生
左6:周强先生
四排左1:赵齐平先生 左5:严绍璗先生
左7:孙玉石先生

局部3。前排左起:王训愉、陈蝶沁、彭慧、关眉、蒋凌。
五排左起:张卫华、陈随源、司念堂、钟友循、汪守德、熊光炯。
六排左起:王尚新、高贤均、朴康平、蒋祖钢、王茂福。
二排 左2 林庚先生
三排 左1 沈天佑先生
左2 闵开德先生 左4
李思孝先生
四排 左1 孙玉石先生
左四 严家炎先生 左5
马振方先生

图书馆前,主席像下,留影有历史意义。

胸前戴着北大的校徽,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曾记否,班级小聚会,俺们也会选择在昆明湖上荡舟?
晓峰、德然二兄,前几年,“十八颗青松”聚会,咱们都参加了啊。
有一次去北京,曾在卫华那里蹭饭;在河南工作时,没少见随源.

维明最可爱的时候,不是他当官的时候,而是与俺们厮混的时候,
那时,他在我洗澡时总是笑,连声说:“惨不忍睹,惨不忍睹!”
哈,班长胖,俺也不瘦!鲜花盛开,诗意盎然。

开明兄,同学多次相聚,不见你的踪影,哪儿去了?

根希也很少参加同学聚会,不过,在武汉见过他,还是那么帅气。

念堂小弟,如今也是单位的顶梁柱了!咱俩经常在一起聊天。
有一天,维明兄新买了一台旧相机,兴冲冲为俺班同学拍了
不少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图书馆是俺最爱去的地方,每天吃完晚饭,第一件事是在阅览室
占座。如今母校的图书馆可大变样了啊,比俺在校时更牛了。
这位是国际花样滑冰大赛的冠军!------不过,比赛得奖均在梦中。
在白雪皑皑的日子里,喜欢与几位兄弟去颐和园观景。

有朋友说,看这照片像一个大人物!可惜实际上是个小人物!
人生一世,能成为北大的学子,有一班好兄弟姐妹,有不少著名
的学者是我们的老师,有一个值得回忆的梦境,足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