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2016年投资策略:阵痛之后迎接新起点

(2016-01-09 10:28:45)
标签:

股票


【春意萌生】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刚刚过去的2015,能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的无非是上证指数从5178点到2850点的那段下跌,堪称“股灾”。后来当暴跌完成之后,媒体上最常见的不是“政府救市”就是“灾后重建”,指数也应声从2850点一路反弹到了3600多点,但是当指数到了这个位置就徘徊不前,连续几次突破都无功而返,当时成交的不能有效放大是制约市场向上的绊脚石,为什么到了3600点指数就有点寸步难行呢,究其原因还是缺乏政策面的推动因素,所以在年末的几天里,乃至2016年的开局就以暴跌而迎合。

新年开局的下跌不足为奇,但暴跌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会不免让人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是否意味着整个2016年的行情将不容乐观呢,回顾过去的历史,哪怕是过去20076124点以来的持续大熊市,期间出了不少行政干预市场的做法,当时的指数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最终趋势还是在按照自身的节奏在运行,也许这就是市场,在我们发挥无尽的想象中依然还是那么的客观。

说到这里,再去回想这个市场中的人,最不客观的往往是人心所向,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家都期盼大牛市,但是每次等来的都是一场空,为什么会这样?客观先生告诉你,要么政策驱动因素不到位,要么时间周期有出入,要么趋势没有演变到新的起涨点,当天时地利人和缺少其一大盘都很难上涨。

记得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表达了市场面临一个重大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60日线的得失,指数长期在60日上方横盘做箱体震荡,表面看对指数有着明显的支撑力度,实际上是对中期趋势的一个弱化过程,回顾历史上的行情,在任何一次上升趋势中,指数一般是很难去试探60日线附近的支撑,在一个大的上升途中,即便是出现大幅度震荡,一时间接触到60日线也会出现强劲的反弹,并快速的脱离盘整趋势,这个时候的支撑和60日线的中期作用才是明显的,不像去年12月份的两次回落到60日线附近的无量反弹那样,其实从那个时候起,也就基本奠定了失守60日线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我早就有所预料,当60日线被彻底破位后,意味着从2850点以来的大的反弹结束了,市场的调整性质也将是针对2850点以来的上涨,这个幅度有多大我们目前无法准确的去预期。

不过,从2016年元旦假期的后的几天交易看,现在20日线开始调头向下,已经与60日线形成死亡交叉,这种均线组合是最让人头疼的组合,事实上与5178点下来时候的死亡交叉有着同等的性质,就是说这个交叉的形成基本封死了未来市场的向上空间和波动的最大区间,那就是向上不能超越3500点,向下的空间无限大。

我们还可以做另外一种假想,这种方法是站在相对比较乐观的态度对2016年行情的一个预期。把2850点看成政府救市的一个底线,就是说指数再向下不应该破位这个点位,当市场运行到3000点,或者破位一下3000点立即拉起,然后去试探3300点的压力,之后调头向下,回到2900点,再从2900点反弹到3200点,也就是说市场的整个重心在不断的下移过程中高点也是伴随着20日线的回落下移,然后逐渐的形成一个以2850点为低点的收敛整理形态,当到了整理形态的末端,逐渐的以反弹再回落的方式横向整理,慢慢的与60日线的下移形成平行走势,当60日线经过横向整理,或者从低位重新二次抬头向上,伴随着股价的同时上升,那个时候可能就是真正的起点。

看完这样的观点,自然会引发无数吐槽者,这哪里是相对比较乐观的态度,整个一个熊市的走法。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阵痛,因为5178点到2850点的大暴跌形成的杀伤力不亚于那年的6124点的大跌,从人气恢复的角度讲,有时候仅仅依靠激情是不够,必须是在漫长的时间周期的伴随下指数才会迎来真正的拐点,最起码从目前指数的运行态势看,直接拉起挑战4000点以上是不现实的,未来市场只要不偏离3000点这个位置太大,东山再起都是有望的,同时只要3000点这个位置按照我上面提出的整固模式,时间周期到了,就是说什么时候指数与60日线处在同一个水平位置的时候,新一轮上升的拐点就成熟了。

之所以把前者定性为乐观的走法,在于整个2016年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的复苏必然引发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周期,加上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压力,这势必会对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都是心理层面的,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经济运行周期目前处于明显的L型,就是说见底之后不会马上走出上升的V字型,而是在比较低的发展速度下会持续几年,这个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人们的预期,对股票市场来说上升的估值往往是巨大的,从这一点一样可以验证年前指数到了3600点为什么徘徊不前的理由,不是资金不愿意进入,而是经济周期影响下的预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分析并理解到这一点要比技术层面更为重要,这样的话指数向上的空间就是有限的,向下可能存在着到达2700点的甚至以下的可能,市场会不断的在重心下移的过程中运行,到底什么时候产生拐点,预期的模糊性非常之大,一切还是要看政策面到时候会不会有新的驱动因素。

不过,在防范于未然的同时,对2016年我还是抱有信心的,在做好可能出现第二种极端情形的准备下,我还是更倾向于先阵痛后乐观,要知道3000点是政府投入了两万亿的救市位置,不应该就轻而易举的失守,加上注册制的逐渐开启,对市场迈进正轨应该会有新的激励作用,所以2016应该是在谨慎中抱有希望的一年。(微信里搜索公共号“春意萌生”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