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萌生:牛市需要先回头到2700点一带
从上证指数大跌的那天开始,市场就沉浸在一种喜忧参杂的氛围中,一边是市场情绪对券商股的依然热衷,而一边却是管理层用增加新股供应量、去券商那里进行两融业务的核查来进行相应的引导,虽然话说的不是那么明白,但实质是告诉资金不要太热了,那样很容易形成风险,这也是券商股在上周虽然调整,但仍然蠢蠢欲动,而到了本周却出现了明显的缩量,应该说这个板块是非常存在争议性的,到底何去何存谁也无法定义。
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和保险的趋势似乎就比较明显了,已经摆出了一目了然的下降调整态势,这样导致了市场较大品种的短期资金流出态势。应该说这波蓝筹股的上涨是与央行在未来的宽松政策的预期有关,但到了3000点附近无论是市场技术层面,还是舆论的方向引导,都对宽松的政策预期有所改变,首先是券商普遍提高了两融里的保证金,加上新股的发行,这些相对前期的预期都是有所改变的,这样的话等于告诉大家指数性行情暂时没有了,现在的题材股的上涨实际也只能是创业板的一种补涨, 但在我看来创业板的这种上涨是不可持续的,前两年在指数一直不景气的时候,创业板和题材股的累计涨幅已大,现在的所谓风格转换也仅仅是掩人耳目的假象罢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流动性的预期只是因为暂时市场太热而给出的一种调节而已,不意味着未来没有宽松的流动性,前期的管理层提出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一个大的战略方针,利率在未来的灵活应对将成为一种常态,这些都为一个目标,那就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否则建了那么多自贸区,货币如果不能流通,其意义又何在,所以未来的融资问题一定会和以前大不一样,相信将有海量资金会慢慢的流入到资本市场,这些资金来了看重的依然是蓝筹股。
以这样的思路去看待,即便指数短期调整到2700点上下,只要跌出了足够的空间,那么下一波起来的还是金融股,央行什么时候降准这都是说不好的事情,这次小盘股和题材股的上涨实际上给了机构减持的机会,只有指数跌题材股涨,机构资金才能从容的去退出。
水皮杂谈里有一段话说的很好,过去两年是创业板的局部牛市,是主板的熊市,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主板市场的牛市,所谓的牛市也是结构性的,那些过去涨的好的,未来不一定会继续涨,没有上涨的反而存在着潜力,市场的短期调整我想在舆论的导向下只是个换挡行情,市场真正调整到了相应的点位,将还有继续向上的过程,而蓝筹股将是不二的选择。
春意萌生【微信公众账号】添加方法:点击微信的【通讯录】—>
点【右上角的+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