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制和NTSC制的电视标准
(2011-05-16 09:12:00)
标签:
济南瞳画影像济南瞳画写真瞳画婚纱摄影瞳画爱情mv |
济南摄影工作室 济南摄影师 济南瞳画影像 www.tonghuayx.com
【PAL制式】
【PAL电视标准】
【不同的PAL】
1080i、720P都是什么?
P逐行扫描
I 隔行扫描
大家在看到数字电视相关的信息时,都会碰到1080i和720P这样的数字,i代表隔行扫描,P代表逐行扫描,这两者孰优孰劣,大家应该很清楚。隔行就像百叶窗,是不完整的图像,逐行才是一次显示一幅完整的画面。而1080、720则代表垂直方向所能达到的分辨率,看到这里,你不要以为1080i会完全比720p好,尽管1080i可以提供更高的象素(207万),比720p的92万高出不少,但是画面稳定度则720P更具有优势。当然1080P是目前最高规格的家用高清信号格式。
1080i和720p同是国际认可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标准。原NTSC国家采用的是1080i/60赫兹格式,同NTSC模拟电视场频相同。而欧洲以及中国等一些原PAL制国家则采用了1080i/50赫兹模式,场频同PAL模拟电视相同。至于720p,则由于电脑和网络厂商更深的渗透到了电视行业而成为了一个可选的标准,目前开始在以光盘为载体的HDTV播放机领域拓展地盘。
D1为480i格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行频为15.25KHz
D2为480P格式,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行频为31.5KHz
D3为1080i格式,分辨率为1920×1080 i/60Hz,场频为33.75KHz
D4为 720p格式,分辨率为1280×720 p/60Hz,场频为45KHz
D5为1080p格式,分辨率为1920×1080逐行扫描,专业格式
PAL 才用 逐行倒相
PAL和NTSC制式区别在于节目的彩色编、解码方式和场扫描频率不同。
【PAL制式】
【PAL电视标准】
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PAL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PAL制电视的供电频率为50Hz,场频为每秒50场,帧频为每秒25帧,扫描线为625行,图像信号带宽分别为4.2MHz、5.5MHz、5.6MHz等。
【数码摄像机PAL制式】
这两种制式是不能互相兼容的,如果在PAL制式的电视上播放NTSC的影像,画面将变成黑白,NTSC制式的也是一样。而做为视频拍摄工具的数码摄像机,也同样有制式的问题,比如我国使用PAL制式,在我国销售的数码摄像机都是PAL制式的,如果是NTSC制式的摄像机拍摄出来的图象不能在PAL制式的电视机上正常播放。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在我国销售的数码摄像机行货一定是PAL制式的,如果是NTSC制式的数码摄像机,则一定是水货。
PAL制式和NTSC的分辨率也有所不同,PAL制式使用的是720*576,而NTSC制式使用的是760*480,在分辨率上PAL稍稍占有优势。而PAL制式的画面解析度720*576,约40万象素,也决定了PAL制式的数码摄像机的CCD大小应该为40万的倍数或者半倍数,比如2倍或者1.5倍,所以PAL制式数码摄像机都是80万,或者107万(接近100万,40万的2.5倍)、155万(接近160万,40万的4倍)。而NTSC制式的画面解析度为720*480,约34万象素,所以NTSC制式的数码摄像机一般为68万象素等等。
由于制式的不同,一般数码摄像机厂商在发行数码摄像机的时候,都会发行两种数码摄像机:一种是PAL制式的,一种是NTSC制式的。而型号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佳能的中高端数码摄像机MVX150i,其NTSC制式的对应机型为OPTURA 20,三星的PAL制式一般是VP-D107,而对应的NTSC制式为SDV107。只要了解机身的型号,一般都能辨认出是NTSC制式还是PAL制式。这样分清水货行货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数码摄像机机身上也会醒目的标识是PAL还是NTSC制式,很容易辨认。
以前模拟摄像机和数字模拟摄像机基本上是拍了录像带以后直接在录像机上播放,所以,制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搞不好就只能对着黑白的图象干瞪眼了。但是发展到数码摄像机时代之后,计算机的视频采集就成了很重要的步骤,制式的差别影响也就没这么大了。如果是用1394卡从数码摄像机上攫取视频进而编辑处理的话,无论是NTSC还是PAL都基本上是相同的,这里说的“基本”是指视频采集出来的影片盘是不受PAL制式和NTSC影响的,只是PAL和NTSC的分辨率稍有不同。也就是说,无论你是NTSC制式还是PAL制式的摄像机,都一样能把拍摄的影片采集到计算机上,转化为avi、wmv或者DVD、VCD格式。
目前的视频采集软件都支持PAL和NTSC制式,但是在编辑过程中是不能同时使用NTSC制式的素材和PAL制式的素材,必须通过转换才能在同一时间轴上使用两个素材。
【NTSC与PAL制式的转换】
关于视频和音轨在Pal与NTSC制式之间转换的一些理解。
首先关于视频:
对电影来说,DVD-NTSC在存储视频时使用了“2:3Pull-Up”的方法,使24桢的视频转换成30桢的视频,但是24桢的视频和转换后30桢的视频的播放时间都是1秒。而Pal制的视频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被装载到DVD中去,这样由于Pal系统的桢速是25桢,所以原本电影视频是每秒钟播放24桢,到了Pal制的DVD中每秒就播放了25桢,在总桢数是一定的前提下,Pal制的视频实际上在播放时间上会变短4%!
这就说明了同样一部100分钟的电影,在NTSC上播放还是100分钟,而放在PAL上播放就变成96分钟了,也就是PAL制的DVD会比NTSC制的同一部片子快1/24。换算时间的时候,NTSC时间 X 24/25 = PAL时间
其次关于音频:
由于PAL制的视频比原始影片短,所以为了使声音与视频同步,声音也必须变短。那声音怎样变短呢?自然是加快声音的播放速度了,效果可以类比磁带快放,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声音的声调会变高。Pal的音频就是这样一个“快放”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声音速度的变化只有4%,音调失真不会特别严重。
那么如果把时间较短的PAL制音频集成在时间较长的NTSC视频里,为了实现音画同步,该声音就必须慢放4%,由于这一过程需要重新采样,就会造成音质有一定的下降,这就解释了PAL的音轨不宜与NTSC视频集成的原因。
补充: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在改变声音播放速度的同时,可以对声音的音调进行一定的补偿,而使其听起来不失真,目前已经有免费软件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有损的,至于会对音质造成多大危害,就见仁见智了。
PAL与NTSC制式的转换问题:
1、 PAL制式是每秒记录25幅画面;
2、 NTSC制式是每秒记录30幅画面;(两种制式的画面的扫描线也不同);
3、 DV格式既不属于PAL制式也不属于NTSC制式,但它确实分为25幅画面/秒和30幅画面/秒两种版本;
4、透过镜头,PAL制的TRV-900记录的是25幅画面/秒,而NTSC制的TRV-900记录的是30幅画面/秒 ;
5、从数字端口(1394端口),TRV-900(其它数字摄像机也相同)既可记录25幅画面/秒信号,也可记录30幅画面/秒;
6、从模拟输入口,TRV-900只能记录与摄像机制式相同的模拟信号(PAL制式或NTSC制式);
7、如果你将一个PAL制式摄像机拍摄的DV带在一个NTSC制式的TRV-900中播放,它会输出一个非标准的、带有NTSC3.58彩色编码的25幅画面/秒信号。大多数电视机都可以很好地播放出来,但录像机无法记录。如果通过数字端口(1394口)输出,则它输出的将是标准的PAL版DV信号;
8、反之,如果你将一个采用NTSC制式记录的DV带,在一个PAL制式的TRV―900摄像机中播放,它将输出一个NTSC4.43或PAL制式彩色编码的非标准的30幅画面/秒信号(取决于摄像机的菜单设置)。大多数电视机都可以很好地播放出来,但录像机无法记录。如果通过数字端口(1394口)输出,则它输出的将是标准的NTSC版DV信号;
9、没有一种摄像机可以将帧数(即每秒画面数)或每幅画面的扫描线转换过来。这一点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即当摄像机遇见其它制式标准时,它需要不同的晶体振荡器去处理不同的制式信号(3.58(NTSC)或者4.43(PAL和NTSC4.43))。但摄像机只能有一种晶体振荡器;
10、TRV900将以其自有的格式从PC卡端口记录静像。即如果我在PAL制摄像机中放入一盘NTSC制式记录的DV带,并从一幅JEPG格式文件中加入数秒钟的录像,那么这几 秒钟的录像将以PAL格式记录下来。
如果你通过IEEE-1394记录或回放,那么你只是在进行一个纯粹的数字文件传递。因而不存在格式转换问题。如果原来是PAL制的,拷贝后仍是PAL制。如果原来是NTSC制的,拷贝后仍是NTSC制。不管你是用什么制式的摄像机。
如果你有一种制式的模拟信号,想转换成另一种制式,你需要一个专门的影像转换盒才行。如果你有一种制式的数字DV信号,想转换成另一种制式的DV信号,则可以采用软件进行转换。
此外,根据本人不太科学的实际测试,在美国销售的所有“佳能”摄像机都不能回放PAL制式的DV带(包括佳能的XL-1型)。在SONY摄像机中,与TRV900一样可以回放PAL制式DV带的机型(包括TRV900)有:
DCR-TRV900
DCR-PC100
DCR-PC110
DCR-TRV20
DCR-P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