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壮丽的长江三峡

(2008-02-09 16:10:27)
标签:

镜头中的世界

旅游

分类: 游记见闻
1IMG_1622.jpg
   春节闲暇,想起把去长江三峡拍的照片整理一番。那次去三峡是12月底,游人甚少,我从湖北宜昌的长江码头乘上游船,由东向西,溯水而上。隆冬时节,江面雾气甚大,寒风凛冽,游船接连过了两道多级大型船闸才进入三峡。三峡是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三段峡谷的总称,东起湖北宜昌的南津关,西至重庆奉节的白帝城,全长204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
 
1IMG_1622.jpg
   三峡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江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1IMG_1622.jpg
   西陵峡居三峡之东,全部在湖北境内,东起宜昌市南津关,西至秭归县香溪口,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险峻闻名于世。西陵峡历来水急滩多、行船艰险,令人望而生畏。建国后经多方整治,航道条件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三峡大坝蓄水后,江面提升,航运条件进一步改善。
 
1IMG_1622.jpg
   北魏时郦道元写的地理名著《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一带人杰地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都在西陵峡附近的湖北秭归。
 
1IMG_1622.jpg
   西陵峡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两岸石壁的形态、色泽都十分奇特,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和黄牛峡等区段都各有特色。西陵峡下游建有宏伟的三峡大坝,上世纪70-80年代这里还建有葛洲坝,形成新的人文景观。
 
1IMG_1622.jpg
   巫峡居三峡之中,东起湖北巴东县官渡口,西至重庆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绵延40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大宁河为长江支系,也称为“小三峡”,两岸风景优美,是三峡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巫峡东口还有条神农溪汇入长江,沿神农溪上溯60公里,就是著名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1IMG_1622.jpg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令人目不暇接。
 
1IMG_1622.jpg
   巫峡自古就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浪漫传说,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经典概括。
 
9神女峰IMG_1613.jpg
   神女峰。巫山十二峰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千姿百态,幽静秀雅,其中神女峰为最高,人们把她看作巫山的象征。神女峰闻名古今的大致原因有三:一是宋玉在“神女赋”中虚构了一个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一是神女瑶姬下凡助禹治水的传说;一是峰侧确实有一石耸立,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是为瑶姬的化身,她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

 

9神女峰IMG_1613.jpg

   瞿塘峡居三峡之西,全部在重庆境内,东起巫山县大溪镇,西迄奉节县白帝城,总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长江的水是越往上游越清,三峡一带水为青绿色,水质尚好,等流到武汉就变成黄色的了,几与黄河无异。

 

9神女峰IMG_1613.jpg

   瞿塘峡内名胜众多,以摩崖石刻和绝壁栈道遗迹最为引人注目,古代诗人由此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尽管江风如刀,寒气逼人,我始终站在游船的顶层甲板上,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生怕遗漏了什么。

 

9神女峰IMG_1613.jpg

   峡江沿岸风景如画,名胜古迹繁多:一路行来,瞿塘峡上游有著名的“小蓬莱”忠县石宝寨,古代建筑奇绝壮观;有涪陵白鹤梁石刻,堪称“中国古代第一个水文站”。

 

9神女峰IMG_1613.jpg

   瞿塘峡以“雄”著称,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山势险峻,沿江而上可观粉壁墙、孟良梯、凤凰饮泉、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奇景。

 

9神女峰IMG_1613.jpg

   粉壁墙上布满了历代碑刻,篆、隶、楷、行俱全,俨如一面挂满书法墨宝的厅堂之壁,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文雅的名字,叫“粉壁堂”。

 

9神女峰IMG_1613.jpg

   号称“鬼都”的丰都县就位于长江瞿塘峡上游,丰都依山面水,春秋时称“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从枳县划出单独设县,定名为“丰都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

 

9神女峰IMG_1613.jpg

   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里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19IMG_1597.jpg

   在三峡江面上急驰的水翼艇。湍急的江流在瞿塘峡谷中奔腾咆哮,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瞿塘峡一带崖壁上古时悬棺甚多,难以想象的施工难度,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19IMG_1597.jpg

   瞿塘峡西口的夔门。夔门这里两山壁立,有如门户,其江面最窄处不足百米,山高水急,极为壮观,人称“夔门天下雄”。出夔门即出三峡,江面豁然开阔,天地也大了许多。

 

19IMG_1597.jpg

   白帝山。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而闻名于世的白帝城,就位于奉节县城东十里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远远望去,白帝山绿树葱郁,楼台亭阁点缀其间,当朝霞如锦、白云出岫的时候,更有着仙山琼阁般的魅力。白帝山原与陆地相连,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已成孤岛。

 

19IMG_1597.jpg

   我所乘坐的游船在重庆奉节县的依斗门古码头停泊,游客在此下船,前往白帝城游览。

 

19IMG_1597.jpg

 

19IMG_1597.jpg

   郭沫若题写的白帝城。白帝城实际是一组庙宇建筑群——白帝庙,白帝庙内主要有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古建筑,有东碑林、西碑林、悬棺陈列室、文物陈列室以及太平天国陈列室等参观景点。

 

19IMG_1597.jpg

   白帝庙山门。白帝庙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汉末年,当时公孙述(字子阳)据蜀,自号白帝,曾在白帝山筑城,名白帝城。公孙述后为大司马吴汉所败,后人在汉代白帝城之南稍低之地建庙祭之,是为白帝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3年)前,白帝庙一直供奉公孙述。

 

19IMG_1597.jpg

   据白帝庙碑记载,宋代曾有人书写“公孙述帝之祠”悬挂在白帝庙上。到明正德七年,四川巡抚林俊以马援“子阳井底之蛙耳”为据,毁公孙述像,在白帝庙内改祀曾入蜀劝阻公孙述称帝的汉将马援,并祀土神、江神,改白帝庙为“三功祠”。

 

26刘备.jpg

   明良殿中的刘备塑像。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巡抚朱延立和按察司副史张俭,鉴于三国时蜀主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庙内改祀刘备、诸葛亮,并塑立雕像,改三功祠为“义正祠”。

 

26刘备.jpg

   诸葛亮雕像,我们山东老乡也。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巡抚段锦复又在庙内添加关羽、张飞像,取“明君良臣”之意,改义正祠为“明良殿”。

 

26刘备.jpg

   关羽、张飞塑像。从明代之后,便奠定了白帝庙内祀刘先帝的格局。后白帝庙屡遭兵火,到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川湖总督蔡毓荣重修明良殿,“仍沿旧额”,曰“汉代明良”。至今,这块匾额仍然悬挂在白帝庙内的明良殿中。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白帝庙均作过修茸,近代又多次维修,现有建筑面积1785平方米。

 

26刘备.jpg

   刘备托孤。章武二年夏六月,刘备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大败退守到白帝城中。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新遭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命在旦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然后便一命归天了。从此,白帝城就因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闻名于世了。

 

IMG_15759.jpg

   巴蜀历来出鬼才,从白帝城中陈列的这个根雕造型上,不难看出巴蜀之人的想象力和夸张成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