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五台山

(2007-05-04 14:16:03)
标签:

五台山

游记

见闻

分类: 游记见闻
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五台山
               (其他有关五台山的照片请看“我的相册”)
     放“五一”长假哪里也没去,闲来没事把去年上五台山照的照片整理了一下,顺便写下以下片段:   

    去年是8月底到石家庄开会,会后有事要去内蒙,若省时省力坐飞机去即可,可素来喜欢游走四方的我,选择了一条乘长途汽车的路线,经五台山、北岳恒山、大同云冈石窟再前往呼和浩特,虽是累人又费时,但沿途可游览好几个慕名已久的名胜,而且还省钱,何乐而不为。

    8月26日一早,我赶到石家庄长途汽车北站,登上开往五台山的大巴,我的后座有两位老太太,听她们聊天其中一位已是第五次上五台山拜佛了,看来佛祖的吸引力真是巨大,在信男善女的心中,五台山就如同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未能前往朝圣将是终生的缺憾。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的台怀镇,距石家庄近300公里,没有直达的高速路,跑的都是普通公路,用了近4个小时才到。偌大的五台山只有一条等级公路贯穿其间,路两头一设卡,游客进山都要先交90元的门票钱。本以为交了门票钱就能畅通无阻了,可山里的寺庙有的仍收5至10元的门票钱,有的则分文不收,真是不太合理。

    到了五台山已近12点,我先要找个住处,不料好点的宾馆家家爆满,一打听才知很不巧,第二天就是规模颇大的五台山第三届佛教文化节暨第十七届国际旅游月的开幕式,将有上万人同时上山,今天已到了一床难求的地步,没办法只好找那些条件很差的个体小旅馆。这一天五台山所有的旅馆房价都翻了番,我住的小旅馆“高档”标间平时房价是120元,这一天是260元还不能还价,爱住不住。没办法只好先住下,房间里一股怪味,设施都很陈旧了,只好将就着了。

    草草吃了午饭就开始逛山看庙了。五台山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环抱,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五台山方圆达250公里,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东台海拔2795米,因其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细草杂花,灿若铺锦,故称锦绣峰;西台海拔2773米,月坠峰巅,宛如悬系,称挂月峰;北台海拔3058米,云浮山腰,巅摩斗杓,称叶斗峰,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碧霭浮空,称翠岩峰,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阴谷处有终年不化的“千年雪”、“万年冰”,北台盛夏时亦可偶见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称清凉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五台山同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相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都享有盛名。

    据明代《清凉山志》记载,五台山佛教历史始于汉代,盛于唐朝。早在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山上就已经有了寺庙建筑及其附属物了。如果就从永平末年,即公元75年算起,它已经是1932岁的“佛教老人”了。五台山在唐代因推崇“文殊信仰”,寺院繁盛多达360处。从那时候起,五台山就开始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五台山的灵鹫寺和洛阳的白马寺都是我国最早的寺院)。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

    现在五台山尚存寺庙47处,其中台内39处,台外8 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的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其中显通寺(原灵鹫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怀镇的居民基本都服务于旅游业,不过这使得五台山颇显凌乱,大量民房、宾馆、饭店和寺庙混杂在一起,既有碍瞻观,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看来最好也学学张家界,把景区内的居民、宾馆等都迁出去,还寺庙于清静。

    五台山寺庙的密度绝对全国第一,估计僧人也有几千人,穿深红衣的僧人即为喇嘛,穿青衣的则为和尚与尼姑。在台怀镇还看到一些和尚、尼姑开着轿车和吉普潇洒驶过,这从来还没有见过,颇感新鲜。来五台山的香客众多,估计寺庙的收入也不菲。

    晚上的五台山十分凉爽,八月天睡觉还要盖着被子。第二天上午继续在山上闲逛。但见众多僧人、香客排着队往山下走,去参加佛教文化节的开幕式,浩浩荡荡,颇为壮观。

    因时间关系,五台山也就是略看了十分之四、五,匆匆吃了午饭就乘车前往恒山。汽车走的是从西北方向出山的路,进山时则是从东方向来的,路的地势较低。出山的路是越走越高,一直在大山里蜿蜒盘旋上升,路的一边是山崖,另一边是深涧,十分惊险,据说冬季下雪这路就不能走了。汽车一直爬到3000多米高的北台,偌大的山顶部平缓开阔,竟然不长一木,覆盖着全是短短的绿草,像地毯般柔顺。翻过北台,就一直是下坡路了,跑了几十公里才到平路上,可见五台山浩然之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