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晨故事会:阿利舍家救勃勃-叱干姓起源

(2023-05-09 10:11:11)
标签:

方晨故事会

方晨微信公众平台

方晨姓名学

姓名学笔画

姓氏起源

分类: 故事
方晨故事会:阿利舍家救勃勃-叱干姓起源

方晨故事会:阿利舍家救勃勃-叱干姓起源



中华姓氏传承文化丰富多彩,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朋友,在朋友中有常常遇到人口多的大姓,也有人口稀少的姓。有时我们说朋友的姓氏罕见时,朋友也常常说,在我们村里全是这个姓。

朋友们说,如果你连“叱干”这个姓的朋友都认识,那可能是你真的很会交朋友。叱干这个姓氏非常值得珍惜,人口可能在一千以内,而且大多分布在西北,在南方能遇到真是难得。然而叱干这个姓,却有一段惊心动魄的传承故事。

以前我们讲过许多东晋与五胡十六国那个时期的故事。那个时代,北方地区处于战乱纷纷之中,地方割据交替,风起云涌中同时也英雄辈出。公元391年 ,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起兵偷袭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失败逃亡途中被杀。关于匈奴刘姓的讨论,也是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年仅十岁的刘勃勃,是刘卫辰的儿子,死里逃生,开始了逃亡生活。

刘勃勃在逃亡中,投入了当地一个部落。这个善良的部落收留了他,但是不幸的是,这个部落和北魏君主拓跋珪都是鲜卑族,受拓跋珪的统治。得知拓跋珪诛杀刘卫辰余部的命令后,部落首领和族人惊慌了,因为他们预料到如果继续收留刘勃勃,将会带来更大的祸事。他们紧张地讨论是不是把刘勃勃送给北魏。

叱干阿利,部落首领的侄子,也是北魏的将军,听到这件事,飞马回到部落。他非常同情刘勃勃这个孩子,对大家说:“鸟雀在危难时都会到民房寻找庇护,何况勃勃已经国破家亡,投奔我们,我们怎么能放弃他的生命?这是仁者所为吗?”
善良的部落人说:“不是我们不同情他,如果我们继续收留他,我们自己就会落下灾难,还能保护得了他?你说怎么办吧?”
叱干阿利说:“如果我们保护不了他,也不该送他去死。让他到别的部落继续逃亡也比这样好。”
见部落人相持不下,叱干阿利抢过勃勃,飞马带他出奔,舍弃家园,离开部落,到了一个称为“秦”的国家(史称“后秦”),和他一起充当守门卫兵。从此,叱干阿利一直保护着刘勃勃。公元407年,在叱干阿利的辅助下,刘勃勃建立大夏政权,书上也常常称胡夏、赫连夏。刘勃勃也把姓改成赫连,“云赫连天”的意思。刘勃勃也就是大夏武烈帝赫连勃勃。赫连勃勃任命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梁公。

公元431年,大夏灭亡。强大起来的北魏政权不记前仇,接纳了叱干阿利。从此,叱干阿利家族回归了北魏,成为北魏一个重要的家族。叱干后人尊叱干阿利为始祖。

朋友们不禁要问,从叱干阿利开始,这个姓氏已经传承了一千六百年,怎么会人口稀少?其实,叱干阿利的后裔不都姓叱干,还有薛干,也简称为薛姓,还有简称单行叱、干,这样加起来叱干阿利的后裔也就不是很少了。

方晨姓名学提示:
叱,读音 :chì 。 姓名学笔画:5。部首:口。部首笔画:3。部外笔画:2。
干,读音 :gàn 。 姓名学笔画:3。部首:干。部首笔画:3。部外笔画:0。



===========================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fangchencn ,获取更多易学资讯。

方晨故事会:阿利舍家救勃勃-叱干姓起源

方晨姓名学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angchen
方晨网站:
http://www.fangchen.net
微信公众平台:fangchencn
个人微信号:23401
方晨姓名学姓名策划解决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