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考试出题的意图
(2012-04-08 16:54:49)
标签:
转载教学教研杂谈 |
分类: 教学教研 |
考试出题的意图是什么?
老师给我们出的每一分考试题目,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
每一道考题都有相应的考察意图,
明确了老师的出题意图,也就明白了平时该怎样去组织学习。
老师出题目的六个意图
⒈ 找最容易的知识点,但又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地方。
目的: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⒉ 找重要章节的难解知识点。
目的:查看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
⒊ 找平时大家都不认为它是重点的问题,而这一知识点却包括了许多知识。
目的:出其不意,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⒋ 找知识的关键点的重点题。
目的:考察学生把握重点题的解题技巧。
⒌ 把最复杂的问题表面化、简单化,题看上去容易,解答出来容易出错。
目的:迷惑学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动脑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⒍ 选择曾经考多的题,变个角度或形式,再出一遍。
目的:考察学生平时的用心程度。
考生发挥失常是怎么回事,如何避免?
考试发挥失常不是偶然现象,是不良学习习惯的必然结果。
考试要求: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独立完成。
但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做作业从来不限制时间,习惯于拖到很晚;
做作业的时候翻书或与其他同学交流,没有独立完成。
这样,就会导致平时翻书能做出来的题,考试却做不出来,
平时不限制能完成的题量,考试却发现时间不够用,结果就发挥失常了。
这是缺少规范化训练的结果。
如果,每天做作业就像考试一样,限制时间,独立完成,
那么,考试就像完成一项作业一样轻松了。
所以,要想避免考试发挥失常,就必须实现规范化的训练。
怎样才能保证错过的题不再错,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的目的就是保证自己做错的题不再错,
不会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