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功夫在诗外这样的一个标题,是看到了katty的感慨,主要是说,譬如做手工,有很多细节所花费的功夫是别人看不到的,而且需要自己付出很多才能让成品添彩和耐看。
如我昨晚突发奇想又开始捻的龙抱柱线,这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式样,如串珠般的效果。为了取得这样的效果,想了很久,试过好几次,这次比以前感觉要好些。业余爱好的手工有时候就这样,突发奇想,有兴致就动手了,计划赶不上兴致……
以下两图是私人藏的辑线绣的细节图,可看到龙抱柱线放大后的细节。搭配辑珠绣(珍珠米珠,珊瑚米珠)或者打籽绣,也有单独运用龙抱柱线刺绣的绣品,叫辑线绣的。质感独特,非常吸引我。
红色珊瑚珠外的轮廓以及打籽绣外轮廓就是龙抱柱线。
这是龙抱柱线的辑线绣和珍珠米珠的辑珠绣互相搭配的效果。

下面的是这次自己捻的,需要同时用三个纺轮才行。上面的一个缠着的是捻好的成品,下面两个就是粗细不同的两股绒线了。
恨不得这个时候自己能有七手八脚,因为现在手脚并用也还是忙不过来,速度太慢了
。其实龙抱柱线远看是不会觉得多特别的,真得凑近仔细看才能发现原来还这样精妙~!

如何捻龙抱柱线,从找资料开始,但是找到的只有织绣专家们的只言片语,没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只好自己摸索。起先徒手捻过龙抱柱线,但结果是失败的。因为需要强捻,想到应该是得借助些工具才行吧。于是又自己弄了纺轮,分别捻线后开始尝试怎么样合捻才会出来龙抱柱线珠子般得效果。然后三个纺轮架在架子上,三边开动,太难了,虽然能捻出来,但是残次率特别高,浪费材料(心疼
),确实也手忙脚乱的,一个人来弄行不通。所以说别看最后出来的是绣品,不光看刺绣的功夫,还得看捻线的功夫如何。(听说古时有现成的龙抱柱线出售,好嘛,现在只有金线有现成的了。到如今做个慕古的手工,各种材料如何制作和积攒,就是个很大很大的问题。)这捻线,半天也没出来多长,慢慢耗出来吧~~~
补充:花了一天时间捻完一支线,长20米左右的绒线,最后的成品龙抱柱线只有6.6米。损耗真大~!
over~!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