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2011年第五期的《紫禁城》期刊的时候,当中有一篇《胡建中
清代皇家武备(之二)》,文中有插图:镶鱼皮把皮鞘剑局部图,吸引了我。
在剑把上,穿着一条彩色宽丝质菱形纹带,下端缀着一个结,末端是流苏。正是这个结吸引了我。
不过,图片是以剑本身为主,所以这个结只露出了大半边,幸好根据中国结中心对称的特点可以补足。所以在稿纸上用铅笔绘制了现存图片上的走线,并依据中国结的特点补足了图片上没有的部分。然后翻开抽屉,找出了十多年前还是初中时候剩下的一截中国结线,试着编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还编错了,对比了图片一看不对劲,马上仔细对照走线,做了调整,果然就如意了~~

这个结很耐看,结构乍看四边对称,细看却不尽然,轮廓方圆适中,走线有圆有直,不知道现代结艺是否发现了这个结并命名了?以后可以尝试用在荷包的结子上,大小看起来正合适的样子。

一点感慨:
一、绳子
这绳头还是十多年前的,但是质量却比当下诸多的中国结绳好不少,结实,紧密,圆润,编好的结有质感,挺拔,精神,现在想买到这么好的线材已经不容易了。要是当时知道如此,还真想回头去多买点,无奈年少无知,况且那会才初涉结艺,不懂的太多了。
二古代结艺
古代的结艺因为多半作为附属的装饰品,所以并不太惹人注意,也缺乏广泛的系统性的研究,加之传统断层,很多结样和手艺已经丢失。近二三十年来,对各类荷包活计。玉香囊等小配件上的结艺研究已经展开的不少,但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大流,只见于台湾陈夏生老师和汉声的合作。但是结艺何止于这些小配件,从今天博文来看,刀剑这类武备上也有,诸如如意、印玺、宫灯、床帐、屏风、宝座、乐器、衣饰……古代的不少物品上都留下结艺的痕迹,结艺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装点着古代的婚丧起居武等各种生活细节,无奈关注度不高,因此使得清晰的资料缺乏,难得看到一份资料却看不清结艺具体结构,只能在附属的器件上偶尔发现到,实属不易。可见其道路还很漫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