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表示喜欢我制作的衣服,打心眼里很高兴。制作的时候虽然漫长、辛苦,但是分享出来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这点就足够欣慰的了。有朋友也热切真诚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觉得合理的,也一定是要欣然接受和改进的,不然自己就无法进步,只能自满和倒退了。在这里谢谢大家的厚爱和关心。
关于制衣,关于手工,关于这次的方领。也有些自己的想法想要说一说,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见谅、指正。
这次的方领衣服,虽然好评不少,但是也有改进的意见。集中在袖子是否太宽和太长,和衣身比例不和谐的问题。在此,对这个问题也陈述下自己的理由。
对于觉得相比较百子衣,比例不和谐的问题,我觉得,这应该是先入为主的印象了,因为百子衣最出名,掩盖了定陵其他的方领衣服。就好比,初看到朝鲜服装的时候,不能习惯那高腰位的比例一样,因为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看到的西式服装的比例了。
我所作的衣服大多都不是复原品,更不是复制品。而且也没这样的能力来制作出复原品;所以一般标题上以及内容里也不轻易标注“复原”、“复制”的字样,而只是“参考”。
此外,衣服是给别人定制的,就必须要考虑来料的幅宽,衣主的尺寸,参照对象的数据等等。
以本次方领来说,参照对象就是定陵的为主,定陵女衣有几十件,每一件的材质、大小、单夹情况都不同,这些都是要分析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复原一件作品,只要看原件就好了,考虑的是原物的材质、尺寸、工艺,不需要考虑是给谁穿的,会不会不合身的问题。
而给人做衣服则不同,先看衣主要求(什么款式,数据要求),在看衣主的来料(质地,颜色,幅宽等)是否合适制作,还有衣主希望能穿着的场合。然后要结合参照实物,比如,最好是能从定陵的诸多衣服里查找挑选出合适的样品,这个样品能符合上面我所的要求。
同样是定陵的方领,通袖有长短,袖宽有大小,材质不一样,奢华程度不同,那么和其配套的衣服以及穿着场合也一定会有区别,穿着时节也会不一样,这些都要做出一定的分析。然后才是分析细节工艺,综合衣主要求绘制草稿,制作纸样,裁剪布料,缝制,成品;这其间环环相扣,缺少哪一步都不行,轻则衣服做的细节有明显失误,重则和衣主的初衷背道而驰,更甚的是无法穿着使用。
以下是我抽空找的定陵的方领资料,也是制作的时候参考的对象(这些数据我一般不会刻意的整理和留存,只记在自己脑中,这次也是看大家有如此疑问,才列出来的),其数据和我所考虑的成衣数据大体相同。希望各位朋友能多加谅解,继续关注和指正。

p.s
说到自己的手艺,自己觉得也不见得有多好,但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愿望一直都有,相比较古人,我只能望其项背,总希望有一天能达到那种技艺,大家一起共勉努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