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本周大盘接连出现了弱势企稳反弹行情,然而周五在经济数据明朗之后,上证指数以小幅震荡整理姿态为后市增添了多空分歧争论。如何看待当前基本面形势,后市弱势阶段性反弹行情又将如何演绎呢?
笔者认为,尽管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呈现大幅回落态势,但是并没有充分的乐观理由。因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CPI同比增速创下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而PPI则创下2009年11月以来新低,并连续第5个月为负。CPI基本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并且该数据的大幅回落,为管理层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提提供了客观环境。不过令人关注的是PPI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我们知道,PPI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该数值大幅回落意味着工业生产资料需求非常疲软,进一步影响到工业盈利。也就是说,PPI降幅扩大工业盈利仍在加速下滑,这是经济规律中常见的通缩现象,并不是当前市场普遍评价的乐观预期。还有周五公布的贸易进出口,以及新增信贷数据均出现不尽如人意。可见,截止目前尚未看到基本面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或者说这种变化目前的信号和力量明显不足。另一个较为担忧的是,目前媒体纷纷报道不少地方政府动辄数千亿或万亿的稳增长措施,资金从何而来,前期的地方债务无序的扩张已经留下较大的隐患,如今的各方稳增长措施倾向于形式多于实际。
由此可见,目前行情在2100点上方出现的弱势阶段性反弹理由,并不是来自于经济数据和政策,而是有以下两大理由:一是,市场本身存在强烈的技术修复动能。由于今年以来持续三个多月的单边系统性下跌,伴随上半年经济数据明朗以及各方利空释放,还有近几个月不断累积的有利政策,市场中的做多动能不断的酝酿积累,眼前存在有量变转化质变的临近点。二是,自 7月16日预披露未来国际等4新股过后,已有25天没有新的招股书预披露,这种情况自2月1日预披露新政实施以来首次出现,自7月31日创业板发审委员第64次会议召开以来,就再也没有关于IPO发审会的消息,主板至今以来的最后一次发审会是在7月27日召开的。截至昨日,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的发审委,都一直没有新的发审会召开公告公布。可见说,这正是行情弱势企稳阶段反弹的真正原因之一,不可否认对当前行情而言,新股暂停发行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关键目前新股暂缓多半是补充中报业绩有关,并不是没有明文规定暂停新股发行,一旦补充中报业绩之后新股发行仍将继续,这将影响到未来的行情反弹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此轮反弹是由于市场存在强烈技术修复和新股暂缓等因素出现的反弹,并且趋势转折还缺乏足够的逻辑支持。可见,投资者并不能过于乐观看待当前行情,至于后市的反弹空间和时间有待于进一点观察,下周来看,沪指有望在2170点附近窄幅震荡整理可能较大。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上,针对当前弱势反弹仍在阶段性进行之中,可以适当轻仓操作强势题材机会,或等待进一步反弹解套机会(陈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