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行情还有多远?
(2008-11-14 17:19:29)
标签:
股票 |
记者: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不断落实,政策累积效应已逐渐显现;市场信心也开始恢复,股指出现连续上涨,您认为这是否说明市场已经提前见底?
陈晓阳:只能说阶段性底部已经明确。虽然本周大盘受超预期一系列政策刺激影响,出现连续大涨,但是这些超预期措施是否能够挽救经济下滑态势还是个未知数。一般而言,借鉴罗斯福新政做法,动用国家资本,通过大量基础投资扭转经济局势,但是经济调整周期是难以改变的。无论是刺激经济措施多么强大,都只是起到减缓或者缩短经济调整周期时间是而已。也就是说,当前行情主要还是受经济措施刺激走出的阶段性行情,熊市调整趋势还是未有改变,意味着并不是真正的底部见底行情。
记者:在周边市场忽明忽暗,A股市场大小非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这波行情究竟能走多远?超预期的政策能否铸就一波中级行情?
陈晓阳:我认为谨慎的观点应该反弹到2100点附近,乐观一点可以看到月K线的5月线2236附近。从本周四、五连续连续两天放量反弹的态势看,说明场内外抄底资金入市明显,具有较强的上攻动力,后市大盘应该仍具有一定的反弹空间。至于能否铸就一波中级行情,目前暂时还是以阶段性反弹对待,因为当前反弹仍是超预期政策刺激引起的,若短期内政策累积做多效应得以释放,大盘避免不了转为弱势调整格局,进入二次探底的可能。
记者:政府已经明确表态,将全力维护股市和房市稳定;您认为接下来是否会直接针对股市出台相关举措?比如推平准基金等?
陈晓阳:按目前形势来看,针对股市出台相关措施的可能性不大。综观近期管理层出台措施的意图分析,偏重于积极的拯救经济下滑局势,并没有针对股市下滑出台相关措施,给投资者一种迂回战术的想法,从侧面上拯救股市。并且官方已经明确表态,动用平准基金是否需要救市未有形成共识。
记者:在利好政策的累积效应下,哪些板块会继续有所表现?目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如何把握机会?
陈晓阳:在投资方向上,由于财政倾斜和不可逆转的政策支持,这几类行业在未来几年的成长潜力都是较为可观的。一是水泥、钢铁、工程机械、建筑开发等建筑建材行业;二是工程机械、铁路设备、电网设备等基础设施配套行业;三是终端消费品的产业。具体包括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商业贸易和医药生物等行业。
由于时间关系只好用《北京青年报》采访稿子,由于本周大盘连续上涨,在操作上还是要注意行情节奏,谨慎部分热点板块的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