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北京纪行 |
蔚秀园在北京大学西门对面,北临圆明园和101中学,西连北大承泽园,南接北大畅春园,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其初为圆明园附园,称“含芳园”。清咸丰八年转赐醇亲王奕譞,御书“蔚秀园”。奕譞去世后,宣统年间赐其第五子摄政王载沣,民国时期被张学良占据,1931年由燕京大学购入,后归北京大学。湖、山、碑、亭大部分拆毁,只剩一湖一院、两座寺庙的山门犹在。
“百啭黄莺当画槛,一双白鹭落芳洲。”多年来,蔚秀园作为一处以水景为主的清代名园,静静地隐身于万泉河南岸。岁月沧桑,物换星移,但路人从园东门往里望去,还能窥见南湖中岛上前所正房及西房遗存的华贵屋顶、湖西岸基本完好的山形水系,这座清代“三山五园”时期所建的皇亲园墅风韵犹存。从康熙帝开始住畅春园“避暄听政”,到乾隆帝拓展圆明三园,此后历代皇帝一年中有过半时间在圆明园里处理政务。而在御园周围,也星罗棋布分散着王公大臣和皇子、皇女的赐园。
这棵古老的银杏树植于清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姹紫嫣红的菊花在秋阳下默默绽放着。
恩佑寺山门遗址。该寺建于清雍正元年,原为清初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康熙晚年常宴寝于此。雍正皇帝“为圣祖仁皇帝荐福,建恩佑寺于畅春园东垣”。寺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现仅存一座山门。
北京大学西门。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由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所以又称为校友门。校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风格古朴,庄严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
稍显落寞的北京蔚秀园,昔日钟琳毓秀的皇家园林。清代皇帝曾在此办公居住,如今百姓逍遥游览,尽管游人不多,算不上真正的旅游景点,也没有颐和园、圆明园那么知名,但遗存的古庙山门、长寿的银杏树,无言的向过往的行人述说着既往岁月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