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黄寺位于北京安定门外黄寺大街,与东黄寺相邻,二者山门和寺墙相似,只是布置和构造略有不同。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造于清顺治八年,现已毁无存。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黄瓦红墙,苍松浓郁,佛塔嵯峨,气势非凡。
清顺治九年,西藏政治和宗教领袖阿旺罗桑嘉措应顺治皇帝的邀请,亲率三千多人来北京朝觐,清廷为了接待这位藏传佛教的领袖人物,特意修建了西黄寺,成为阿旺罗桑嘉措在北京的驻锡之地,他曾多次在此讲经布道,举行法会。
阿旺罗桑嘉措喇嘛在京期间,顺治皇帝在南苑场、太和殿等地多次宴请,赏赐颇丰。他在北京共住了五个月,后经代噶返藏,是第一位受封的西藏宗教领袖。乾隆四十五年,西黄寺又成为六世班禅的驻锡说法之所。1780年7月,班禅六世到避暑山庄依清旷殿晋见乾隆皇帝,为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班禅六世献上了金佛像、法器等贺礼。农历九月,班禅六世随同乾隆皇帝抵京,驻锡在西黄寺,并在此讲经弘法,名传京都,胜极一时,王公大臣纷纷前来朝参,信众川流不息。当年12月,六世班禅因病在西黄寺圆寂,震惊朝野。乾隆皇帝为此辍一天,并命北京所有佛寺僧众诵经49天,以赤金铸六世班禅像一尊,供于西黄寺大殿,另用赤金七千两建造一座金塔,将六世班禅肉身移至塔内。第二年春,理藩院尚书亲自护送六世班禅的骨身舍利金龛运回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在西黄寺后殿中轴线上,有一座突出的建筑“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这是乾隆四十七年为缅怀六世班禅而建造的。班禅塔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个塔型虽为印度佛陀伽耶式,即大塔四角建小塔,五塔共建在同一塔基之上,中央主塔的结构是藏式佛塔,其建筑、佛传人物、绘画、雕刻以及花纹装饰又是汉族的传统手法,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的杰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