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北京纪行 |
算得上是马未都先生的忠实粉丝,从看他早年在《中国青年报》文学副刊刊载的短篇小说“今晚月儿圆”,到参与编写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从近年在电视节目中的分类讲座,到好评如潮的新浪博客短文。马先生知识渊博,语言风趣,耳聞目染,赏心悦目。
昨天上午,参观了马未都位于北京的“观复博物馆”,受益非浅。
北京观复博物馆于1996年10月30日成立,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博物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布展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
“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观复博物馆里除了稀世文物,还有萌宠——观复猫。养猫也是为了让小孩看猫,大人看文物,各得其乐,使公众对博物馆更亲近。今天,在观复博物馆你会发现,喜欢看猫的恐怕不只有孩子,猫和文物对于所有人都同样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