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19-02-21 13:46:39)
标签:

摄影

欣赏

休闲

分类: 风光摄影

  云冈石窟建在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五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

唐代,大同平城呈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

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石窟再遭兵燹。

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石窟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

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

  云冈石窟昙曜塑像。昙曜,凉洲(今甘肃武威)人,曾在凉洲开凿过佛窟。来平城(今大同)传教,传说路遇皇帝,不料御马识人,竟然上前衔其衣服,皇帝自然感觉惊异。唯有德道高僧方其如此,皇帝就尊其为师,并为太子拓跋晃所礼重。太子拓跋晃即位后佛家教义成了北魏思想的正统。昙曜率众徒开窟,云冈石窟就这样诞生于天地之间。

  当年修造石窟留下的印迹。

  灵岩寺坐落于云冈石窟大景区内、占地16000余平米的湖心岛中央,总建筑面积6815平方米。整个寺院三进院落,作为中殿的“千佛殿”和作为后殿的“大雄宝殿”气势恢宏。

  云冈石窟博物馆在云冈石窟景区内西侧,以宽4米、跨度40米为一个单元的拱形交错排列而成。

  云冈美术馆在石窟景区内礼佛大道南侧,分上下两层,举办阶段性、永久性展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