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卧佛寺,京华第一枝

标签:
摄影欣赏休闲 |
分类: 北京纪行 |
新年伊始,今日北京天气晴冷。新闻报道知晓西山卧佛寺院内的腊梅开花了,遂欣然前往。
北京卧佛寺也叫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
腊梅属北京地区早春开花植物之一,最以卧佛寺腊梅而知名,因是京城露地开放最早的花卉,故称“京华第一枝”。
腊梅原称蜡梅,尽管称“梅”,但并不属于“梅系”,只是因其多与梅花同期开放,且芳香又与“梅”相近,但其花色似蜜蜡,故名“蜡梅”,又因其多在腊月盛开而称“腊梅”。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此外,腊梅又称金梅、香梅、雪梅、冬梅、早梅、黄梅花、雪里花、蜡花等,为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因其多在早春时节盛开,所以腊梅也有“报春花”之雅称。
腊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的诗句。元末陶宗仪《说郛》又称“腊梅”为“寒客”。腊梅花开在春前,为百花之先,且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称“干枝梅”。
卧佛寺天王殿前有一棵古腊梅,其种植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传栽植于唐代贞观年间,为“京城腊梅之冠”。它曾经一度枯萎,而后又发出新芽,长势茂盛,所以它又叫“二度梅”。
古寺、佛殿、红墙、腊梅,一花一世界,一枝一菩提。至真至美,赏心悦目。
前一篇:【北京】冬日,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