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故宫

标签:
旅游摄影欣赏 |
分类: 风光摄影 |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皇宫遗址。
崇政殿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也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方形,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圆形,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楼上有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清宁宫坐北朝南,是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住所。在院落形式、平面布局、室内空间的分隔与联系,体现了满族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俗。
十大王亭,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前一篇:【沈阳】馆藏丰富的辽宁省博物馆
后一篇:【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