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来西亚】世界文化遗产城市马六甲

(2018-01-25 21:14:20)
标签:

旅游

摄影

欣赏

分类: 海外掠影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在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马六甲州的首府为马六甲市,郑和下西洋有六次在此停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年7月7日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宣布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举世闻名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海峡现由新加坡、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在汉代至唐代称为哥罗富沙,明永乐三年(1406年)为属郡。永乐七年(1410年),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封西利八儿速喇为满喇加王。永乐九年(1412年),拜里米苏拉继王位,率领妻子和随从540人来朝,明成祖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赐王妃冠服,此后直到成化末年都多次朝贡。

  马六甲"三宝庙",是为了纪念1405年至1435年间七次下西洋的中国明朝三宝太监郑和而建,郑和曾七次到过马六甲。


三宝庙四周大树环绕,林蔽树荫,清凉宁静。庙的大门绘有两个身披战袍、手执刀斧的将军的画将,威严英武。门柱两旁写着一幅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庙内中央一尊戎装佩剑的郑和像,上挂"郑和三宝公"横幅,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司武将的神像,这表达了后人对郑和的颂扬和怀念。这座庙建于1673年。整个建筑飞檐翘角,红柱粉墙黛瓦,富含中国民族建筑风格。据说,所有建筑物的材料,哪怕是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

  皇清记事碑。

  三宝太监雕像。

  三宝井。

  荷兰红屋建于1650年,是荷兰殖民时期遗留下的建筑物。红屋有着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宽阔的石级,数百年来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了马六甲博物馆。

  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后裔及欧亚混血儿等,多通晓数种语言。马六甲城内以传统建筑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国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瑞狮门扣,镶龙嵌凤,处处显示出马六甲这个历史古都的独特风貌。

  城市广场的旧机车展览。

  马六甲市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历史上在军事和交通方面都是重要的战略之地。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军事要塞变成一座独具韵味的小城。漫步其中,别具特色的文化和历史遗迹随处可见。从街头的汉字招牌到餐厅的华文菜单,从路边林立的各地会馆到店家的粤语会话,都仿佛在告诉你,这里充满浓浓的中国味儿,华人早期移民打拼的艰辛和勤劳已经深深融进一座座粤式小楼里。但炫目显眼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又提醒游客,这里也曾是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沧海桑田,当地居民早已在淡定中包容了各家文化。

夜色中的马六甲掩映在阑珊的灯光和轻柔的海风中,祥和温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