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韶关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之后历朝沿袭。传说舜帝南巡曾经过此地登韶石山而奏韶乐,动听的乐曲使周围的山石也为之动容,历史上被誉为“岭南名郡”。韶关由于地处广东北部,与湖南、江西交界,毗邻广西,所以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韶关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等名胜,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秀美。
风采楼(上图)位于韶关市区,是明代宏治年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因余靖有“更加风采动朝端”之誉,故名风采楼,是韶关的标志性建筑。

丹霞山在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2004年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

南华禅寺坐落于韶关市曲江县曹溪之畔,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南华禅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1983年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寺院。





-------------------------------------------------------------------------------------------------------------------

韶关博物馆是一座7500平方米的四层院落式现代建筑,馆内文物荟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韶关的历史文化。



-------------------------------------------------------------------------------------------------------------------

北伐战争纪念馆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为二层西式四合院砖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
1922年和1924年,孙中山先生曾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并于1924年9月3日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七次会议,发表北伐宣言。同年9月20日,北伐军在韶关誓师,孙中山亲临韶关南校场检阅。纪念馆展出了大量孙中山先生,以及北伐战争时期文物实物和历史图片。





-------------------------------------------------------------------------------------------------------------------

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1938年10月18日,广州沦陷前夕,广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省委机关迁往粤北。八路军广州办事处也迁至韶关,后更名为韶关办事处,利用公开合法身份继续掩护和配合省委的秘密工作。1939年1月,省委在韶关召开了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




-------------------------------------------------------------------------------------------------------------------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韶关市区,森林覆盖率达88%。公园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为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公园免费开放,进入华南虎动物园需付10元。




-------------------------------------------------------------------------------------------------------------------

韶关绿道是连接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旅游休闲、运动环保多种功能,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多类型绿网系统。一号绿道以韶关著名旅游景观为特色,重点展现丹霞山的自然风光和南华禅寺的禅宗文化,沿途景色秀丽宜人。


流连在粤北韶关秀美的风光中,虽然脚步匆匆,只有短暂的三天,但总觉得有一种特有的情愫、特殊的眷恋。特别是丹霞山,集奇峰、溪流、怪石、石刻、古树于一体,集原始美、生态美、自然美于一身,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