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洞大槐树

(2011-06-05 13:45:28)
标签:

古迹

摄影

杂谈

分类: 岁月留痕

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减少,土地荒芜。为恢复生产,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近50年内,先后大规模移民18次,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荫庇群生”,愿大槐树的神灵世世代代庇护着移民后裔、芸芸众生。

洪洞大槐树
    大大的隶体“根”字由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远。
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这是思乡之情、恋祖之情,难割难舍的同根同源之情。
洪洞大槐树
    晋南当时为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殿宇巍峨,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洪洞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修建了碑亭,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    洪洞大槐树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第一代古槐已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二、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
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下办理移民的场景石雕。
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
    移民展览馆内的雕塑。
洪洞大槐树
    气势恢宏的祭祖堂,设有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
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移民情景剧。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频频回首、潸然泪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