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万事轻”是句古语,细细思量,倒觉得十分有趣……
除睡眠之外,人体每天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活动。这活动同样需要相对的心静。比如读书学习,心不静就没收获。常听人说:“我有时间看书,就是静不下心来,眼睛盯着书本,脑子在想别的东西,硬着头皮读吧,越读越烦躁……”细细思量,倒觉十分有理。心不在焉,岂可强求?
生活中也常常有使人内心不静的事儿。挨了批评,受了委屈,遭到误解,被人小觑。上个月不知何故,少发了几十元奖金。单位发物品,你是最后一份儿。事情不大,但你认为憋气。一事儿捂在心里尚未了结,另一事儿又接踵而来。前思后想,心潮起伏。日复一日,心里自然堵的难受。
生活中还可能碰到意外的干扰。例如,和你一天毕业、同时上班的同班同学,这次提拔年轻干部,他当上了科长。你呢,还是普通贫民百姓。别人在背后议论,说你没能耐。闲言碎语的刺激,使你郁郁不乐。假设你的邻居中有个年轻的个体户,既不知道光的速度是多少,也没读过林黛玉的葬花词;但他长于经营,生财有道,每月收入竟是你的好几倍。这一切又使你生妒自卑。企业效益不好,突然有一天你被通知下岗,断了经济来源。你气不打一处来,但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凡此种种,心就是静不下来,总有一些不必要的坷坷绊绊在作怪。在此,不免以良言相劝,生活是复杂的,人总该豁达一些,不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就生烦恼,不因他人无意间说了一句稍有冒犯的话就耿耿于怀。谅解他人,同时也是减轻自己的思想负担。
要静下心来,还要坚定信念,不慕名利。陆游有句诗说的好:“外物不移方是学。”遇事自己要有主见,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就以业余时间利用来说吧,你写文章,他可能用来做别的事儿。你绞尽脑汁,草就一篇千字小文。他去水库满载而归,钓来几条大鲤鱼,一家人吃得满香。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既作文又钓鱼,必须放弃其中之一。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要专心做成一件事,就必须下决心放弃一些其它的活动。
扔掉了思想包袱,排除了外界干扰,心就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