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们:是时候该研究下90后了
(2014-03-11 21:24:32)
标签:
it |
很少看到互联网从业人员谈到 90 后,但 90 后新兵正开始补充到这个行业来,说明他们开始毕业、开始工作了。对于 80
后来说,这两年不太理解的事,其中就有为什么《小时代》这样的电影会大卖,还有为什么李敏镐 (이민호)、金秀贤 (김수현)
等男星会这么火。80 后不理解 90 后,因为差了 10 年,实在是不敢说能理解,就是差 5 年,其观念和习惯也差别巨大。我问过一个
90 后,95 后有什么喜好呢,她说:“那帮小孩,我是不能理解啊……”
由于这里还是谈 90 后对电商及消费的影响,而大部分消费主力都是女生,所以我们还是来看看 90 后的女生们。90
后的特点,一个朋友给出了一个笼统的说法“放得开,玩得 high”,对于 80 后所放不开的、苦恼的、纠结的,90
后总能轻松的应对,这不免让 80 后情何以堪。
对于 90
后来说,消费时她们很容易受感情因素所左右,也就是常说的一句“我喜欢”。而对于喜欢的东西,当然是要想办法得到了。80
后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一代,而 90 后则可以说是富裕独生子女的一代,这一代人生活在较高的品质中,也有着更高的品质追求,并且家庭相对
80 后富裕很多,家底后不必委屈,自然花钱也就是更痛快了。而且,90 后花销比 80
后同龄时大很多,其实也可看作个人的投资在增加,高档化妆品、服装、iPhone、汽车、旅游阅历等等,更大的投资也利于其更快的进入社会的角色,自然挣钱的速度也是超过当年
80 后的。
说 90 后追求个性,一点不为过,80 后也追求,但相对低调,90 后则十分高调。而以此高调的个性延伸到消费领域,则可把
90 后分为两类。一类是十分有钱的,这些 90
后比较喜欢奢侈品,不管是高调的奢华,还是低调的奢华,总之是奢华,因为奢侈品毕竟很多人不能拥有的,有了自然也更显独特;另一类经济上还可以的,则是淘宝一族,因为对于很多二、三线,甚至一线城市,也不是什么东东都能在实体店买到的,这样淘宝买来,用在身上,自然也是独特个性的一种很好展示。
说 90 后追求感性,也不为过,一个特点就是 90 后毫无掩饰的对“美”的事物的崇拜和追逐,比如说一类 90
后喜欢二次元(动漫所构建的理想世界)的萌系风格,一类 90 后则喜欢韩范儿,而美剧类似《纸牌屋》(House of Cards)
什么的,则是 80 后更为喜欢。90 后对于设计更为重视,如果一个品牌,例如消费品,能在设计和品牌塑造上更花功夫,那则更容易让 90
后就范。说白了,人家吃这一套。
90 后喜欢什么呢,这个跟很多 80
后也不是很交叉的,我也只能用观察来得知。比如,在食品方面,萌系的瑞可爷爷就很火,很多人去排队买起司蛋糕、芝士蛋糕什么的;在影视领域,90
后喜欢明道、陈乔恩、邱泽、金秀贤、郑嘉颖、朴施厚
(박시후)、柯震东等等,好多好多帅哥;在歌星方面,喜欢李炜、萧敬腾、陈翔、杨宗纬、苏醒、苏妙玲等等;在文学方面,喜欢苏小懒、安东尼、落落、迪安、七堇年等一票人的作品……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其中很多人名都不熟悉。
说到怎么影响 90 后,当我还在若隐若现的思索时,淘宝已经先行了,这次 38
节活动开始看好像是由于李敏镐的高人气而请其代言,但仔细看下去,钟汉良、乔任梁、汪东城、吴克群、杜淳几个男神也都请了,这明显是盯住 90
后 MM 的节奏啊(顺带也能横扫一波 80 后 MM),下手比较快。总之,虽然研究 90 后的喜好对于一个 80
后来说还是有些痛苦的,但互联网圈子里确实需要开始注重这股新兴的力量了。其实90后也并非都如此,但有爱好的人的表现力是不容忽视的,更容易诞生意见领袖。
90
后是一个已经开始步入社会,并且充满活力的群体,其关注点也绝非仅仅的娱乐和游戏,其蕴藏的更多的潜力,就等有识的互联网公司去引爆了,这次暂且先抛个砖。
前一篇:第一次去河北后城赤壁
后一篇:购买的奥林巴斯EPM2开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