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有别于古典儿童诗与儿歌,也不同于现代儿歌与童话。它是现代诗人与作家为教育儿童,启发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情操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作出来的诗歌。古典儿童诗并不是诗人有意识地位儿童创作的。中国古代用来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诗歌其实是从成人的立场出发的,往往以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说教为主。如:《三字经》、《千家诗》。不过在一些文人的诗集词章里,偶尔也能见到一些适于儿童理解、背诵的诗作,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草》、李白的《悯农》、骆宾王的《咏鹅》、杜牧的《清明》的呢个。这些诗语言浅显,意境恬淡,也富有音乐美、图画美,所以手袋幼儿的欢迎,也受到其他高年龄层次群体的欢迎。讲到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诗”概念的产生,得提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叶圣陶、郑振铎、汪静之等著名作家、诗人都为幼小的孩子们写诗。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诗歌具有下面三个方面的特征:1、是从语言的表层来看,诗的语言都有外在的或内在的音韵节律。2、是从诗的意象来看,诗的意象附载着抒情主体丰沛的情感、独特的想象,也就是说,诗要把情感与想象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即诗歌的抒情性。3、是诗歌的结构具有跳跃性,诗的结构一般采取重复、回环的手法,使相同或稍有变化的词语,诗行或诗节反复出现,造成回环反复的节奏感,同时有意留下一些语意空白,给读者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儿童诗除了上述的特征还有一些独特的特征.1、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由于儿童诗的听众和读者或者是学龄前儿童,或者是中小学生,他们的审美只是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儿童诗一定要尽量用朴素的语言,而且要注意将生活口语与音乐美结合起来,特别是幼儿诗,更要有音乐感。2、有天真活泼的童心童趣。儿童诗要表现儿童特有的天真,率直、无邪、活泼的天性,就的具有想象性、游戏性与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