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铁”威胁中国,只有西方媒体想得出来

(2018-07-08 07:11:44)
标签:

财经

国际评论

“巴铁”威胁中国,只有西方媒体想得出来


英国《金融时报》76刊登一则消息:巴基斯坦已请求中国继续借款,以助其避免一场外汇危机。而如果中国拒绝借款,巴基斯坦“警告”称,中国对巴拟议的600亿美元(约合3840亿元人民币投资将面临风险。

该报称,根据政府官员的说法,巴基斯坦在截至20186月的一年中向中国借了40亿美元(约合256亿元人民币。如今,巴方希望中国继续向其提供借款,这样,他们就不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帮助了。伊斯兰堡的官员警告中方官员,如果中断借款,可能会威胁到“中巴经济走廊”的未来。

就目前而言,网上所有消息源均来自《金融时报》援引的“匿名巴基斯坦官员”的话,其他国际性媒体以及巴基斯坦主流媒体,并未刊登这一消息。

一些观察家相信,中巴之间有各种协调机制,巴基斯坦政府对中巴关系的珍视无出其右。该报刊登的条新闻,很可能是假消息。

一般来说,即便是巴基斯坦向中国请求援助很有可能是真的,其次向IMF求助会披露某些项目的情况,也有可能是真的。但把两件事放到一起来说,直接就变成巴基斯坦借助IMF“警告”“威胁中国了。也许只有像《金融时报》这样的西方媒体想得出来。

分析人士认为,很可能是巴基斯坦向中国求援(这符合中巴关系的定位),在金融时报嘴里可能就变成巴基斯坦威胁中国要求贷款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和帮助是一贯的因而巴基斯坦官员不太可能说出这样惹事的措词。

至于巴基斯坦向中国借款,对中国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但为什么这件事现在被《金融时报》说成是巴方威胁”中国,以至坊间引起,一是因为有人别有用心,煽风点火,挑拨中巴关系;二是客观存在着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常常做了冤大头的角色。

不过,该报所提的巴基斯坦的外汇危机确实存在已久。巴基斯坦的经济低增长、通货膨胀,从2008年金融危机就开始了。近两年来,由于口增加,来自国外的汇款减少,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一直在下降。尤其是最近数月,这种下滑步伐加快,部分原因是油价上涨推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

几十年来,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之所以越来越“铁”,究其原因,主要是巴基斯坦历届政府都把中国作为朋友,在许多国际场合支持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把巴基斯坦称为“巴铁”。

不管是巴基斯坦那个政党执政,还是军人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巴基斯坦对中国都持友好态度。例如,巴基斯坦前总理优素福•吉拉尼20115月在访问中国期间,请求中方接管“中巴经济走廊”核心环节和终点的瓜达尔港。中国拥有了这一港口,就意味着中国将与阿拉伯海和霍尔木兹海峡连接起来的海运新航线已经贯通。

因此,吉拉尼的这一表态,以及中国加大对该港口的投资,一直受到巴基斯坦邻国,也是巴基斯坦的对手——印度的强烈关注,认为中国将瓜达尔港作为一个节点,把中国的利益延伸到了印度洋

在这样的情况下,“巴铁”需要“威胁”中国吗?如果真有这个人,也是西方的代言人——《金融时报》。巴基斯坦要向中国借钱,对中国来说是问题吗?中国可以送战机给巴基斯坦,何况仅是向中国“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朋友,不可能像些国家蛮横霸道、损人利己。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抱有越来越多的期待,在处理这些期待的过程中,中国不会损人利己。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互沟通的一些细节,不一定在公共舆论上公开,但不代表中国就有求必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