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不小心被盟国蒙骗了
标签:
国际评论 |

邱
上个月初,俄罗斯前“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和他的女儿“疑似在英国中毒”,引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战”,英国、美国等国集体“站队”驱逐俄罗斯外交官,20多个国家共计驱逐了150多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不过,当美国总统特朗普事后听说美国的盟国——法国和德国各驱逐了4名俄罗斯外交官,其数量远远少于美国驱逐60名俄罗斯外交官的消息后,勃然大怒,甚至“破口大骂”。他感到自己被盟国蒙骗了。
原本,在英国“双面间谍”事件中,美国并不是主角,驱逐外交官也仅仅是为了配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行动,顺便打压一下俄罗斯。特朗普曾抗拒特蕾莎·梅向他提出的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要求。他问特蕾莎·梅,“你为什么要我这样做?德国会怎么做?法国呢?”特朗普认为“双面间谍”中毒事件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的事。
如果《华盛顿邮报》4月16日有关特朗普与特蕾莎·梅对话的报道属实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特朗普的态度很明显,美国并不想替英国出头,反而欧洲几个大国的态度明显更激烈些。如果此事与美国此前国内对于“联合欧洲斗俄”的激烈争斗想联系,以及当时美国国务卿的突然更迭和美朝高层主动接触,特朗普可能会准备与普京会晤。
当然,这只能怪特朗普太相信特蕾莎·梅的话。仅仅是她的一通电话,就让特朗普作出驱逐60名俄罗斯的决定,甚至比英国驱逐23名俄外交官多出37人。然而,特朗普作出这个决定也让美国付出了代价:一是按对等原则,俄罗斯也驱逐了60名美国外交官,二是俄方要求美方关闭美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
反观英国,它整出那么大的动作,仅仅是为了摆脱被欧洲日渐孤立和嫌弃的困境。于是,英国设计了一个阴谋:毒杀居住伦敦的前“双面间谍”,嫁祸给俄罗斯。然后拉着美国这段时间的无厘头反俄氛围。同时,狐假虎威的逼迫一些国家臣服于英美的威胁下,跟着一起驱逐俄外交官。
这样,转嫁了“脱欧”造成的英国和欧盟的矛盾,同时向逼迫英国的欧盟炫耀自己是美国的盟国,背景硬,让欧盟的那些在之前对英国强硬的国家,以及欧盟政客服气,将来也不敢在“脱欧”问题上跳出头表现强硬。同时,顺便带一下风向,让欧洲枪口对准俄罗斯,给自己减压,震慑一下英国内部的反特蕾莎·梅势力。
但在众多国家响应英国驱逐外交官的行动中,唯有法国和德国显得特别,他们都留了一手,象征性的各驱逐了4人,实际上只是应付英国和美国。然而,法德又通过各自的外交途径,与俄罗斯官方保持密切联系。德国不希望俄与西方关系全面恶化而总留有余地的原因所在,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还对俄罗斯发出了友好的信号。
勒德里昂4月14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五月底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国际经济论坛,届时,他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此外,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俄国总统普京17日就政治解决叙利亚局势通了电话。默克尔还打算会晤普京,但会晤日期还未确定。
这也许正是特朗普十分生气的地方。他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与俄罗斯搞好关系是“一件好事”,两国可以就多个议题合作。白宫发言人莎拉⋅桑德斯16日也表示,特朗普愿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
显然,英国这次给美国玩阴的,太遭人嫌了。虽然特朗普听信了特蕾莎·梅的话,做了一件十分后悔的事,但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有些人事中不知道,不过事后反映过来,那种被愚弄的感觉会伴随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英国人的提议,特朗普也许都会防一手,以免再一次受骗上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