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邱林
邱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680
  • 关注人气:7,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与英国人互呛,让我们看到什么?

(2016-04-11 21:58:11)
标签:

财经

  

 今天(4月11日),我们几乎同时看到两则有关美国人与英国人互呛的消息,这两则消息放在一起对比起来看非常有趣,其中玄机不少。

 一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0日接受了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在被问及“任期内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时,奥巴马表示:“是对在干涉利比亚之后所发生的事情缺乏计划,尽管当时我做了自以为是正确的决定。”他称,干涉行动中的盟友——英国与法国——“不给力”,也是利比亚陷入混乱的重要原因。

 奥巴马接着罕有地炮轰英国首相卡梅伦,大曝英美这对昔日“最亲密伙伴”之间鲜为人知的矛盾。他说,“卡梅伦在干涉行动后就被一连串其它事务分散了注意力,而(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只想着吹嘘自己在空袭中派出的战机,却忽略了许多重要的事实:是我们打掉了利比亚的防空设施,并在战后参与重建了全套的基础设施。”

 任期已接近尾声的奥巴马炮轰卡梅伦已不是第一次。3月10日,他在接受《大西洋》杂志采访时,批评卡梅伦在处理利比亚问题上未尽全力,导致(利比亚)留下一个烂摊子,变成一场“狗屎秀”。他又指责在叙利亚问题上因得不到英国支持,使美国在巴沙尔政权面前大失颜面。

 另一则是,英国《金融时报》4月10日曝光美国的公共养老金体系目前已经积累了高达3.4万亿美元的亏空。该报援引斯坦福商学院独家提供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公共养老金的总共缺口竟超过官方数据的3倍,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扩大。“在未来5至10年内,由于养老金无法兑付,我们很可能会看到许多城市竞相破产的情景。”

 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奥利维亚·米歇尔向《金融时报》透露,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正在遭遇“严重困难”。许多美国市镇将会继续受困于养老金问题,而且继底特律之后,政府破产还会接踵而至。如今,各个州政府与市政府正承受重压,并准备开源节流以避免像底特律过去那样,陷入破产窘境。

 在这之前,给我们的感觉是美国人十分富裕,即使老人退休后也将得到丰厚的养老金。但通过《金融时报》的报道,颠覆了我们过去对美国的认识。这说明,以前英国人还只是在暗中放枪,而现在却是开始向美国人“开炮”了。该报现在是在揭美国的老底,这样做的目的是赤裸裸的做空美国,拆美国人的台。

 这应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礼尚往来——奥巴马既然给卡梅伦穿小鞋,那么,英国人也不让美国人好受。英国很清楚美国人的自私无情,知道美国人会拿他们做牺牲品给自己垫背,英国人现在也要先下手为强对美国下手。

 我们不得不说,《金融时报》揭开美国遮羞布对其杀伤力最大,对金融市场各参与方的心理影响也大。换句话说,英国正有条不紊的扒光美国人的底裤,并对其落井下石,加速“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现。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在政治上可以用“老狐狸”来形容,找来找去恐怕非英国莫属。卡梅伦在2010年至2015年,政治上总体是不断与美国拉开距离的,这和工党执政时期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完全跟着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亦步亦趋完全不同。当然,英国绝对实力的持续下降,特别是卡梅伦担任首相这些年,使英国在国际事务上渐渐力不从心。

 对此,奥巴马也是深信不疑的。但让奥巴马对英国不满的是,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开始执行后,处于同一阵营的日本、澳大利亚很自觉地配合美国的行动,不断拿南海问题说事,向中国施加压力。但英国却与美国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距离已逐渐拉开。所以,美国根本指望不上英国在南海问题上帮助自己。

 不过,奥巴马此时指责卡梅伦,可能收到相反的效果。虽然英国最终经过两场战争失去了霸主地位,但英国从未站在失败的一方,哪怕失去霸权地位,依然可以在世界上发挥着远远超过其本身实际力量的影响力。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英国人在关键时刻总是能选择最好的位置站住。例如,目前英国与美国关系出现裂隙的同时,却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