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华派”出任日本驻华大使能做什么?

(2016-03-14 21:53:14)
标签:

财经

 邱 

 日本政府3月12日决定由现任驻土耳其大使横井裕出任下一任驻华大使的消息,引起国内舆论场的热议,由此引发一个讨论:中国网民为什么如此热衷围观新任驻华大使横井裕?或许是他出身于日本外务省的“知华派”。用《日本经济新闻》的话来说,起用横井裕这个“知华派”,是日本自“知华派”宫本雄二担任驻华大使(2006年至2010年)以来的首次。

 近年来,驻华大使一直由“知华派”以外的人出任,原因是日本国内、政府和自民党对“知华派”过分顾虑。“知华派”有时会采取偏向中国的态度,日本政府高层对其抱有很强的不信任感。例如在2015年的外务省人事安排中,并未起用“知华派”担任负责中国事务的亚洲大洋洲局长以及中国蒙古第一课课长。

 在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端等问题摩擦不断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雪藏、冷落“知华派”并不会让人们感到意外。反之,一个“知华派”现在被任命为日本驻华大使,引起中国网民也在情理当中。

 一直以来,虽然对“知华派”的准确定义仍非常模糊,但应该说,在日本政界和官僚群体中,从来就不缺乏“知华派”。除了日本前外务大臣田中真纪子、前首相福田康夫等日本高层人物外,日本外务省内拥有涉华经历的“中国学派”,以及与中国高层及民间接触较多的政界人士,恐怕都可以称得上是“知华派”。他们大多能说汉语,对中国社会研究颇多,对中国现实有一定的把握。

 回过头来看,老一代日本“知华派”在本质上属于“反省友好派”,他们大多出于对华侵略历史的反省而极力主张“日中世代友好”,因此中国媒体习惯性地视其为是“亲华派”。但是,随着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前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以及田中真纪子、福田康夫等先后淡出政治舞台的中心,老一代“知华派”已越来越难以对日本政界施加影响。

 而现在的日本“知华派”与上面提到的老“知华派”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他们已不再对日本侵华历史进行反省,更多的是从维护日本长远或政府现时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理念和道义”出发对华友好。这些人的直接出发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较为理性地认识到起码从经贸结合和相互依存关系出发,日本必须与快速发展的中国友好交往;二是从对外战略出发,从牵制美国、争取更多战略回旋余地的目标(包括早日实现“入常”、成为政治大国)出发,注意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三是通过同中国方面保持“沟通渠道”,拓展和增大作为政党派系和个人的政治资本。

 除此以外,对当前的“知华派”而言,所谓的“知华”更多地成为捞取个人政治资本的工具。通过同中国方面保持“沟通渠道”,借此拓展和增大作为政党派系和个人的政治资本才是目的,在事关国家利益层面的问题上,就连极少数的“亲华派”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反中”,“知华派”就更不必说了。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日本政界总体上趋向“保守化”。冷战后,日本对华战略严重缺位,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被学界痛批是“没带航海图的航海”。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日本步入停滞,日本国内的新民族主义思潮开始浮现,日本政界亲美、亲台、排华等倾向正逐步合流,对华态度趋向强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已很难产生真正了解中国、愿意推动日中友好关系发展的“知华派”。即使有这样的“知华派”,他们也不可能有机会进入决策层。再说,只要安倍政府不调整外交思路,持续主张对中国持强硬姿态,日中关系就会摩擦不断,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知华派”处境就不会好转。

 显而易见,即便是“知华派”横井裕出任新一任日本驻华大使,我们也无须更多期待,更不要说他对改善中日关系能起多大作用了。因为对于日本的“知华派”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永远是本国的利益。他们作为派出的驻华大使自身也只是一颗棋子,随时都会被日本政府摆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