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能容忍美国人世袭世行行长之位?

(2012-02-20 06:58:46)
标签:

财经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立克215日表示,他将在自己的5年任期结束后,于今年6月份卸任行长一职。按照几十年来形成的世界银行由美国人出任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欧洲人出任的惯例,佐立克的继任者将是一位美国人。从目前的情况看,候选人主要集中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和白宫前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身上。

 

截至目前,作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的中国并未提出行长候选人。不过,中国试图对世界银行行长历来由美国人出任的传统发起挑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日前表示:“中方希望世界银行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举下一任行长。”这也是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物色新总裁时,中国所采取的态度。

 

作为“金砖国家”另一成员国的巴西,也对美国人世袭世界银行行长持不同意见,希望这样的局面能得到改变。巴西财政部部长吉多•曼特加表示,世界银行行长的人选没有理由受到国籍的限制,应该让有能力的人担任,希望新兴国家也应该拥有同样的机会。他称,“我相信美国还会坚持让美国人继续担任这一职务,所以,我们现在要改变这件事。”

 

中国、巴西呼吁在选择世界银行行长人选时,要秉承公开、透明、基于美德的程序,而不是按过去的惯例来推选。这说明,新兴国家已不能容忍美国人世袭世界银行行长之位。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的经济权重和在世行地位的上升,下任行长不应来自美国。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人世袭行长这一“潜规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当然,在中国、巴西表态后,目前还没有其他国家发表看法。但是,这样的情况也许很快就会出现。今年3月底,“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会议,虽然此会与世界银行行长换人无关,但届时与会各国领导人可能会共同推出一位候选人。

 

事实上,20104月,世界银行改革已经发生了自二战后该行成立以来最大的调整。当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和投票权比例得到较大提升,从改革前的2.77%提升至4.42%,虽然中国的份额距美国的15.85%还有差距,但已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家。

 

份额的上升意味着中国对世界银行提供政策建议的空间比过去有所增大,也将意味着未来中国更有权利和义务向世界银行派驻更多的高级官员,影响和参与世界银行的宏观经济决策。世界银行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监察贸易、提供资金协助,而这恰恰是经济崛起的中国优势内容所在。中国除了争取更多投票权外,在决策领导层上需要争取更大的领导力。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多年,中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金融家、银行家,许多人在一些国际机构或组织担任高级职位。例如20082月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20117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朱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过,中国对其他国家结束美国人世袭世界银行行长之位的动议将会大力支持,但不一定要推出自己的行长侯选人。中国可以支持除美国、欧洲以外的新兴国家候选人,条件有两条:一是候选人的产生必须符合规则与程序;二是候选人必须承诺推进世行改革,进一步加强新兴国家的投票权与发言权。

 

对于位高权重的世界银行行长之位,美国自然不会轻易地拱手让出,更不会将其送到新兴国家手中。由于目前在世界银行的份额中,美国是最大股东,它有可能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联手,让自己挑选的行长候选人过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让新兴国家感到尴尬。

 

客观地说,“金砖国家”在全球事务方面仍在寻找共识,但是,目前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发达国家主导世界银行的实力,而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全球金融管理机构尚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与其说新兴国家孜孜以求世界银行行长之位,还不如说新兴国家更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