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卖韩日国债为何引起争议?
(2010-11-25 07:42:55)
标签:
财经 |
据韩国企划财政部和韩国银行21日透露,中国央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从去年7月开始每月购买3000亿韩元的韩国国债,而且从今年7月起每月购买量增至5000亿韩元以上。政府人士表示:“人民银行主要购买5年以上中长期债券,其间购买的韩国国债共达5万亿韩元多。”这相当于同期外国人购买韩国国债总量(31.3万亿韩元)的近20%。(11月25日《中国经营报》)
韩国或许是世界上最没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周边国家稍有风吹草动,似乎都能令它投来警惕的目光。最近被这种目光盯得很不舒服的是中国——中国已累计购买韩国国债5万亿韩元,这笔钱在中国2.4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连个零头都不到,但韩国媒体却将它看做一件令人警惕的大事,有的宣称中国“带有某种意图”购买韩国国债,今后韩国的经济政策要看中国脸色。
随着中韩经济交往的加深,尤其是中国资本大举登陆韩国,韩国担心其金融市场和经济都可能卷进中国漩涡,最终完全丧失独立性。如果经济上丧失独立性,政治上也就不会有发言权。拿经贸来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已经占其出口总额的16.7%,大于对美国(10.4%)和对日本出口(6.0%)的总和。对韩国来说,中韩之间的经济紧密程度超过了任何国家。
在此番韩国人流露出警惕之前,日本已经经历过类似的情绪波动。一方面日本政府对中国持有日本国债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媒体却担心“日本的弱点被中国抓住”。这种担心就像一种心病,先是美国发作,接着传染到日本和韩国。现在,韩国舆论最主要的担心是虽然现在中国持有韩国国债还不是问题,但一旦中国大量持有,中韩关系又不好时,中国会像抛售美国国债那样对付韩国。
而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在大量增持韩国国债的同时,却在大量抛售日本国债。据日本财务省1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净出售价值7692亿日元(合95亿美元)的日本金融资产,少于8月份的2.018万亿日元。这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抛售日本国债,而在此之前的7个月中国曾经连续大幅增持日本国债。
按理说,日本对中国抛售其国债应感到高兴,这样可以消除日本人对中国持有日债的各种猜疑。然而,中国的抛售举动却触动了日本某些人的神经。日本官方与媒体流露出的抱怨,在中日本来紧张的双边关系中出现了新的杂音。日本《朝日新闻》援引日本政府高级官员的话称,不明白中国为何要抛售日本国债。有的日本网民发帖称,“中国抓住了日本的弱点,日本被中国的热钱玩弄了。”
事实上,作为长期投资目标,日本国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显然没有什么吸引力。再看看日本经济的长期前景,日本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很严重,比如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的作用。日本的债务在GDP中的比重过大肯定是投资者担心的一个问题。
业界观察人士指出,中国买卖日本、韩国国债,其目标是将人民币国际化,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开始厌倦“绿纸片”美元了,倾尽全力培养人民币成为继美元和欧元之后的“第三货币”。中国也很清楚,这条道路并不容易,他们的目光首先投向亚洲境内,所以出现了“卖美债买日债”和“卖美债买韩债”的情况。
这似乎意味着,以后中国可以对日元和韩元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也是日本和韩国对中国可能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视为“他人之事”的原因。换个角度看,中国买卖韩国、日本国债只不过是中国想把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的鸡蛋往外匀匀,然而,韩国和日本总是摆脱不了怕被中国欺负的心理惯性,中国买卖韩日国债真可谓两头不落好。
当然,我们对韩国和日本人的抱怨,大可不必放在心里。由于市场环境已发生变化,中国投资的策略当然要调整,不调整反而不正常。中国买卖的购抛售行为恰恰表明,中国并不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将外汇储备当作政治手段。而且,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必须坚持下去,从而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可能贬值的过程中减少其损失。中国近期一直在对所持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增持韩国国债,抛售日本国债正是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