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用繁荣指数能把中国比下去吗?
(2009-10-29 08:45:58)
标签:
杂谈 |
英国智库——列格坦10月26日发布的全球繁荣指数排行榜,在印度受到了热烈关注。印度《经济时报》27日以《繁荣指数印度打败中国》为题报道称,繁荣指数综合排名印度排第45位,远超中国的75位,表明印在综合繁荣指标方面打败中国。不过,也有印度网友泼冷水称:这不过是又一个“典型的西方式笑话”而已。(10月29日《环球时报》)
在这个所谓全球最繁荣国家排行榜中,芬兰去年名列第三,今年跃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丹麦和挪威。津巴布韦位居末位,其次是苏丹和也门。美国名列第九,排在英国、德国和法国之前,后三者均在前20位之列。这个排行榜明显地反映出西方人的价值观。
在发布排行榜时,这家英国智库表示,它试图鼓励一种做法,即考虑健康、自由、安全和政治治理等因素,视其为实现繁荣的关键,而不是只关注物质财富。印度和巴西的繁荣程度正不断提升;而同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和俄罗斯所取得的进展则与前两者存在差距。因为中俄两国在治理和政治自由这些项目上明显滞后。
这正中印度人的下怀。因此,印度媒体开足马力大肆宣传,称尽管印度的一些经济指标不尽如人意,但总体经济表现良好,繁荣程度排在全球第45位,遥遥领先于排名在75位的中国。印度人以为有这个繁荣指数的排名,就可以把中国比下去。实际上,中国和印度本来就是不同的两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体系上还是在经济发展规模上都是不一样的。而西方一些国家不时将中印两国间政治、经济比来比去,使许多不真实事情都显得是真的一样了。
近几年来,印度人也总喜欢与中国攀比。中国有的,他们也想有,甚至中国没有的,他们都想有。2006年,在中国宣布了其登月计划后,印度政府立即宣布不能落后,随后又宣布将在2020年把印度宇航员送上月球,比中国计划的登月时间还要早4年。2008年11月,印度向月球发射了首台挂有印度国旗的探测器。整个印度都为此欢呼,令印度人如此高兴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才是硬道理。众所周知,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印度1947年宣布独立的时候,其工业实力位列世界10强之内,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但如今中国GDP却是印度的3倍,人均收入是印度的2倍,这些是印度人所无法接受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印度。在过去10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平均超过8%,而印度只有6%。根据官方统计,2008年中国吸收83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外资引入国,而这个数字遥遥领先于印度2008年引资40多亿美元的水平。
有分析认为,印度人这一情绪其实源自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抱着一种复杂心态看待中国:恐惧、担心、羡慕和嫉妒。在今年举行的印度选举中,印度的国大党和人民党同时都在打“中国牌”,以“赶超中国”的口号来吸引选民。再加上西方国家的挑拨,使印度人对中国的态度愈加冷淡。
鉴于这种复杂的心态,印度屡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说“不”,也屡屡做出不友好的动作来。上个月,就出现了印度内政部收紧中资公司签证的事件。印度内政部宣布,要求在印持商务签证从事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无论其签证是否到期,都必须在9月30日离境。印方这样做,造成中国基础设施承建公司和大型高科技企业难以按期履行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合同,其损失是巨大的。
其实,印度仅凭一份繁荣指数排行榜,就把中国比不下去是不现实的。按理说中印两国同处在亚洲,又是近邻,近几年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与中国一样受到世界的赞扬,作为亚洲的两大新型经济体,在世界上都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印度却不这样看,他们总以“安全威胁”、“保护本国就业”为由,拒绝中国等一些国家的投资,试图自己关起门来搞发展。这种做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显然是行不通的,长此下去,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