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油对外依存突破警戒线为何让人忧?

(2008-12-26 11:44:26)
标签:

杂谈

   

    

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8年1至10月份,全国石油产量同比增长2.21%,石油加工量同比增长5.6%,这显示国内石油生产与需求增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也已增加到55%。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不必对此过于紧张,依存度取决于一国的产油炼油能力。(12月26日《上海证券报》)

 

自2002年我国继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能源资源需求空前放大,石油对外依存度正在逐年攀升。从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家起,15年时间,对外依存度就达到了55%。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从国际上来看,石油对外依存度50%是一条警戒线。现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5%,实际上已突破了这条警戒线。

 

当然,现在突破警戒线似乎对国内市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其负面作用却不能低估,意味着我国能源环境已从“比较安全”向“比较不安全”转移。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说法。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预测,2008年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将超过2亿吨。在未来10年,石油的净进口需求仍将按年均10%的速度增长。

 

作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55%对外依存度所带来的石油供应风险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迅猛增加,必须考虑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作为保障石油供应的手段之一,它是国家整个能源安全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55%对外依存度使国内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更加清晰:我国的能源供应不可能满足无节制的消耗需求。

 

按照目前国内石油探明储量和各大油田生产能力估算,今后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约为1.82.0亿吨/年,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2020年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增至5亿吨,届时将有3亿吨需要进口。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将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2008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从100美元/桶涨至147美元/桶。在油价一路飙升的情形下,我国原油进口仍保持增长,不仅增加了国家外汇支出,而且严重影响和波及工业、农业、交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应该看到,石油资源是有限的,由于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在不远的将来将面临枯竭的危险。专家预测,尽管国际油价现在处于低位,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国际油价将会越来越高。那么,石油逐渐减少或者没有了石油以后怎么办?是坐以待毙吗?还是另辟蹊径?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一些国家提出结束使用石油的设想,瑞典就是其中之一。

 

瑞典政府2006年2月提出减少石油依赖的计划,该计划旨在推进全国使用可再生的能源来替代矿物燃料,对石油的依赖将在2020年结束。瑞典经济曾在上世纪70年代遭受油价上涨的打击。此后,瑞典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今该国几乎所有的电力能源都来自于核能和水能,仅在交通上依靠石油。今后10年内,瑞典还将所有取暖方式转换为依靠地热能和废热。

 

瑞典结束对石油的依赖的计划无疑是大胆,但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这对我国减少石油依赖提供了新鲜的经验。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就必须开发可再生能源,建立高效率的电厂,降低车辆油耗,开发新的动力来源,在节约能源上作出更多的努力。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0%左右。因此,现在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应对石油安全挑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控制石油使用量的增长速度。

 

对此,一些专家的建议:现实逼迫我国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将节约能源提升到我国基本国策的高度。其二、着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能源,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采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只要适当给予政策支持,有望成为替代能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