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钢企有多少谈判砝码叫板矿石巨头

(2007-11-01 11:09:00)

邱 林

 

2008年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在即,面对矿石现货进口价格和海运价格的涨声一片,分别代表钢厂和贸易商利益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终于亮出“撒手锏”,宣布从 1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铁矿石进口合同备案制。虽然印度铁矿石因成本增加而涨价的趋势不利于中国参加谈判。不过,中国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出台相关调控措施,以平抑铁矿石现货价格,从而为谈判增添砝码。(11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这几年,我国钢铁增长由内需拉动型向外需拉动型的转变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出口拉动成为我国钢产量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这种力量似乎也在扮演着拉高铁矿石价格的角色。2004年我国正式参加由必和必拓、力拓矿业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主导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从2004年到2007年累计涨幅达到165%。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进口矿平均到岸价已达76.68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5.18美元/吨,涨幅24.68%

 

因此,今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还未开始,就受到钢铁行业内外如此关注的原由,可能是我国钢企一再地被迫接受大幅度涨价。应当说,铁矿石谈判本身即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然而矿石巨头咄咄逼人的背后实则有其强大的利益诉求。目前,三大铁矿石巨头垄断了全球74%的铁矿石贸易,而我国钢企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已经超过50%。这就是我国钢企这几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的主要原因。例如在去年谈判最敏感的时候,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单方面公开披露其谈判报价。这明显是通过公开信息渠道与另两家矿山巨头“暗通声气”,客观上形成“价格联盟”。澳矿巨头围绕10%至15%的涨幅与中方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讨论。但自从获悉淡水河谷公司报出了24.6%的涨幅,澳矿就不再继续此前的讨论了。

 

我国钢企在别人制订的游戏规则下与人谈判如何不受制于人?2006年的铁矿石谈判的失败,就折射出我们缺乏定价话语权的尴尬。连续几年在铁矿石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已经成为我国钢铁企业的沉重负担,也成为发展的一大瓶颈。作为国际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我们这个大买家却对这些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原材料的定价缺少发言权,被迫“高买低卖”,成为全球贸易中最大的被动买单者。我国成为全球的加工、生产中心,主导了生产,但主导不了原燃材料的价格。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当然,我们也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国际市场钢材价格高于国内市场形成的价差刺激着我国钢铁出口量的猛增。集中度不断下降的钢铁业与已经形成垄断的铁矿石供应商相比,我国钢企已经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与此同时,我国一方面在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新增产能在不断涌现。据了解,我国今年要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25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2423万吨。而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新增的钢铁产能已经达到3700万吨以上,这些产能的增加与外需的拉动息息相关。

 

随着新一轮谈判的到来,“中国需求”、海运费大幅拉涨均成为三大巨头在谈判桌上的利器。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我国钢企有多少谈判砝码能够叫板三大铁矿石巨头?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实际上,我国作为铁矿石的进口大国,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需求方”的影响力,左右市场价格。我们之所以关注铁矿石价格谈判,只是关注点不是狭隘地局限于钢企是否取得了一场谈判的胜利以满足国人的自尊心,而更应关注谈判双方博弈的筹码,以及这种谈判力量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本国企业谋取更多利益。

 

不过,这给予我们某种启示,如果我国自己的矿山可以实现铁矿石自给自足,自不会受制于人。道理虽简单,但做起来可能有些难处,这也是为何我国屡次强调降低钢材出口,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但却不能取得有效成果的原因所在。可喜的是,为遏制市场部分失控,从1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行铁矿石进口合同备案制,同时,我国可能继续调高钢材出口关税,这些举措可能增加2008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砝码。虽然如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我国钢铁的出口不能是搬山运动。大量的铁矿石搬过来,再出口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钢材,这对我国钢铁业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反面加剧铁矿石资源的紧张与能源需求的紧张,从而导致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上升,增加我国钢企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