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油站之争能否给消费者带来福音?

(2007-10-23 12:40:31)

 

多年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一直由两大集团“南北分治”,第三大石油公司的中海油则因长期专注于海上采油而一直存在下游业务的“短板”。但随着去年以来一些大型下游项目的建成投产,中海油逐渐从一家单纯的上游企业向一体化延伸。近日,中海炼化已制定了全新的成品油网络开发计划,拟在2010年前在“两洲一湾”地区建设近千座打着“中海油”旗号的加油站。(1023日《上海证券报》)

 

当前,国内加油站争夺战愈演愈烈。除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石油巨头外,国内另外两大石油企业——中海油和中化集团也加入了争夺加油站的行列。2006年,中海油投资3.88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星城石油有限公司83.2%的股份,将星城旗下20座加油站收入囊中。继在上海先后拥有27座加油站后,今年以来,中海油加紧洽购广东民营加油站,旨在通过油气消耗大户广东地区“上岸”,以便在下游市场与中石油和中石化争雄。

 

中海油加入国内加油站的竞争与国内成品油市场开放有密切联系。为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126日,商务部发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上述两个办法实施后,打破了国家统一配置原油资源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集中批发成品油的格局,允许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我国从事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我国成品油市场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

 

这两个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市场逐步开放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与狼共舞的序幕已经拉开。据了解,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对国内加油站呈垄断状态,其中,中石化遍布全国有2.8万个加油站,中石油有1.9万个加油站。基于此,即使中海油拥有1000家加油站,与之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加油站不是稀缺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与成熟,谁也无法永远独占垄断,如果有必要,再建几万个也是做得到的。随着中国公路网的改造和建设,新的加油站还将不断增加,两大石油巨头能阻止国内石油企业拥有自己的加油站吗?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油现拥有1000家加油站,加上其它中外所拥有的加油站,其能量可以想见。有关专家认为,虽然在短期内,中石化和中石油主导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格局不会改变。但是,国内外其它石油企业凭借着其资金、技术、管理、品牌、营销技巧等,在成品油市场上将具有很大的竞争力。随着中海油加入到加油站争夺,将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集中批发成品油的和垄断加油站格局,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商、跨国石油公司和民营石油企业三足鼎立格局。未来的我国加油站市场将是具有竞争力的、包括国内外36家巨型公司的天下。

 

因此,中外油企争夺加油站的实际意义,恐怕主要还在于抢占市场份额,争取更多消费者。而真正的加油站之争,看一下我们的亚洲日本就知道了。前几年,日本的石油公司发生了激烈的加油站竞争,曾引起日本国内成油品价格大战,一度使整个行业陷入亏损的困境,但随着石油公司经营机制的调整,日本整个成油品营销机制与市场态势却更为健康,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消费者享受到了丰厚的“福利”。

 

从这一点来说,就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目前,国内加油站之争的焦点是什么?企业提高竞争力应该从哪里入手?从市场竞争的普遍规律来看,竞争各方争夺的目标是市场,而竞争的焦点则是消费者。显而易见,谁拥有更多的消费者,谁就能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加油站不过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市场份额占有量的一种工具而已。如果不能提高自身吸引消费者的能力,吸引更多消费者,一家企业纵然拥有再多的加油站,亦形同虚设。

 

归根结底,国家放开成品油市场,推进对外开放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有生意做,让更多消费者得到实惠。当前,国内外石油企业纷纷加入到成品油市场和加油站的角逐已成定局。就眼下而言,中石油、中石化拥有国内差不多大半的加油站,而且在我国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市场占有主动。如今中海油要想进入两大石油巨头的销售领地,除了争夺加油站,一定会以更好的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作为诉求。那么,石油企业之间激烈的加油站竞争将是消费者的福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