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惠悦咨询公司受国家国资委的委托,在2005底完成的一份《中国国有企业负责人绩效与薪酬研究》报告中说,不少国有骨干企业,高管的职务消费随意性很大,根本无标准,且不公开,特别是用车、住房和出国方面的公款支出数额非常大。上述报告称,泛滥的隐性收入和职务消费,已经成为中国国企高管薪酬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一些隐性收入已经不仅仅是个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而是涉及到侵吞国有资产、侵害企业所有者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适度的职务消费,有利于开展工作。但过度的职务消费,让腐败有了滋生的土壤。员工期待企业老总职务消费有个明明白白的制度,能对职务消费进行真正的、透明的公示。让职务消费在法制的环境中,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员工的监督下运行。因为,职务消费,花的是国家和企业的钱,给员工一个交待,是应该的。
作为国企的大老板,四川省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对四川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进行了全面的规范。该省国资委治理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决心值得肯定,但这个《意见》能发挥多大作用,公开了职务消费是否就能管住国企老总,或者会不会走过场。我们要打一个问号。
因为过去企业主管部门也有制度,也要求公开,也有员工监督,可有些国企老总不还是我行我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为堵住国企老总职务消费的种种漏洞,各地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并开展多项清理与整顿。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仅为管住企业领导干部一张嘴,1999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30多个制止大吃大喝的规章制度,结果却并不理想。
我们应看到,解决好国企老总职务消费问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基础。在这个基础不具备的前提下,应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