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婉约派代表词人小令赏析

(2007-02-12 10:44:09)
           
        婉约派代表词人小令赏析
 
    词的小令也叫令词,令曲,或者就叫令.它产生于初盛唐间.令字,出于唐代士大夫文人在宴会上即席填写的酒令.当时文人依照民间流行的的小曲,用以声律搭配,经过加工,时间长了,逐步定型.从音乐上看,它是曲之词,从律诗来看,它是讲究字声平仄格律,长短错落的新兴诗体.小令作为词体之一,与别的词体当然有所不同.通常为单调,唐处由众多诗人竟相填词,递相唱和.到中唐时始成气候,晚唐到温庭筠,则为小令争得了独立的地位.他能逐弦吹之音,为则艳之词,创制了许多小令新词调,发展了表情刻画手法,成为词史上第一个影响很大的专业词人.
    经过了唐代词的勃兴以后,在五代,小令分为西蜀和南唐两个支流,开始走向了鼎盛时期.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到宋朝婉约派更加发展壮大.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北宋的宴几道,秦观,南宋的李清照,陆游等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
 
李煜,五代十国著名词人,号莲峰居士.在位十五年,为南唐后主.作为皇帝,他不关心国事,纵情声色,生活奢靡,直到被宋俘虏,成为阶下囚,最后被毒死.但作为文学家,他多才艺,善书画,懂音律,尤工于词.他的文学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描写他在宫中的糜烂生活及与大,小周后的情爱.多愁善感,用词艳丽.后期作品是在被俘后,多为怀国伤情之作.词风大变语言优美,工与白描,扩展提高了词的语言表现能力.
  如:他的早期作品<玉搂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
   这是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描述了在宫廷中纵情游玩的情景.前段写众多美人,奏乐歌舞的盛况,后段写主人意气风发,醉态踏月而归的情态神貌.这首词是他初登皇位与二后醉心歌舞时的作品.词的一开始就描画出月色融融的夜晚,宫殿里的歌女轻歌曼舞,晚妆初罢,各个光彩照人.词的下阕主要描写了词人在欣赏了舞乐时的美妙感受和盛会结束后的兴奋心情,他陶醉在美酒歌舞中,赏乐观舞,好不快哉!所以他在看完后还十分兴奋."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就是这种情绪的最好写照.他不让在归路上燃放花红,以免破坏他心中的美好印象,让马蹄踏着月色乘兴而归,把刚才的那种醉人的享受久久的回味.
  再如:<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裘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小令是他在被俘后的作品.词的上片,写雨声从欢乐的梦境中醒来,使他感到春光失去的悲伤,满脑子里尽是空虚和落寞,表现了他囚居的心态.前三句写他囚居的生活感受.春雨的寒冷惊醒了他的好梦,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使他越发感到春寒的难耐.所以一个寒字包含了深远丰富的内容,这种心寒的状态是无法忍受的.他的词最可贵之处就是把情寄予景象之中,来表现他的内心世界.词的下片警告自己,独自一人不要凭栏远眺,这样容易想起故国山河,更加伤感.最后两句用流水落花来比喻过去的生活,是不可能复返了,江山在也不能重见了!天上人间一句,表现了一种迷离恍惚的意境.这首词调动了多种手法充分利用了比喻,对照等艺术手段,形象的写出了他囚居生活的处境和心情,扣人心弦,极富感染力.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苏门四学士>小令成就最高的.与苏轼交厚.他的文章长于议论,诗词工巧细腻,用字清新自然.留有<淮海集>.
  如:<踏莎行>
  舞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怜故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是秦观的名作.这是在秦观被削了官职,流放到郴州所做.词的开始就描绘出一幅凄迷的画面,远处的楼台在云雾中慢慢的消失,迷朦的月色挡住了江河的渡口,而津渡不仅是渡口而已,他指的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在迷茫中寻找人世间的世外桃源,可是眼前的情景,又有谁能够为他指点迷津那?此时,他正在故冷的驿舍中,天气的寒冷,绝世的孤独让他倍感凄凉,斜阳夕下,暗夜来临,一声杜鹃的啼叫,更让人情思难禁,无法忍受.他写尽了羁旅的孤独,苦闷,乡愁,塑造了一个情深意浓的自然境界.下片词人叙述了他被元佑党人的迫害,远离朝廷,虽然收到远方朋友的书信,本可以慰籍一些寂寞,到头来平添了许多恨.见信思人,此情难禁!于是词人发出疑问郴江有幸绕着郴山流去,为谁流到潇湘去也?人四处漂泊,历尽艰苦,究竟是为了什么啊?结尾词人的意境更加开阔,进行了更深刻的思考,耐人寻味.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作家,宋代婉约派正宗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十八岁嫁给金石学家赵明诚.李清照四十四岁,金兵攻陷汴京,她随之南下.不久,丈夫病死,她形孤影单,四处奔波,饱受磨难.晚年把丈夫对金石学研究资料加以整理,编成<金石录>.她的文学创作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下之前多写闺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南渡后则多描写国破家亡的流离生活.她诗文优美,长于作词,语句深切感人,明快清新.
  如:<一剪梅>
  红藕相残玉覃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这首小令开头,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给出时间是夏末秋初.初秋的野外,池塘里残荷褪粉,飘落在水上.使人感到有些凄凉.作者思念远方的丈夫,寂寞难耐,心中充满了愁绪.望着空中的大雁,她期盼着丈夫有书信到来.在这里她用"西楼"暗喻丈夫和自己会如期重逢相会的,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一片思念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词人巧妙的把情感与景物完美的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词人的离别愁绪.她思念远方的丈夫一样分别,两地相思,那深切的 思念之情,使她无计可消除.整首词叙事完整,情深意切,含蓄与率直并存,浑然一体,令人怕案叫绝!
 宋南渡之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教训,她流离奔走,饱受创伤,词风也随之大变.
   例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似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词人五十二岁所做.暮春三月,景色尚好.可是词人心中的国破家亡之痛,怎么也无法磨灭!这首词中所反映的国破家亡,物似人非的巨大哀愁,深深的持刺痛了作者的心.词的哀婉凄楚也深深的打动了广大读者的心.
  在上片中,首句突起,点明时令,直接奔向主题.这种写法突出了春后的香花的悲残结局.之所以这样用笔,言简意丰,扩大了词的容量,让读者通过想象,读出风狂花落的给词人带来的痛苦,而且引出了触景生情,物似人非的深沉伤痛.在前两句的基础上,三,四句直陈自己心中的痛苦,道尽了她南渡后的坎坷遭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让词人如何忍受得了?面对这熟悉的景物,怎不触景伤情,向谁去吐心中的苦闷?燃而,欲说无人能听啊!无奈只好以累代语对着自然景物倾诉啊!
  下片写舟轻愁重,这些愁是轻舟所载不动的.她为了排解愁烦,意欲前往双溪探求春色.词人早年乐于游山玩水,可是事过境迁,今非昔比,再也不同于从前了.人未性,而愁先在.究其原因,是此时的词人愁苦太多了,那些许小舟如何载得动啊?李清照一生中写了很多的愁,总的看来是她的才华,报复难以施展,南渡后又遭于国破家亡之痛.所以,愁浓愁等语充满了她的词篇.既然,车,舟也载不动的东西,人又如何能承受那?
    
南宋另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出生在北宋王朝腐败不堪的年代,在金南侵,国破家亡的岁月里度过了少年时代.他幼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奠定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文学事业的基础.一生不得志,晚年辞官回家,但仍惦念国家大事,力主抗金.一生以诗文为武器,为国家的兴亡而奔走呼号,到头来,壮志难酬,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章,诗歌及词作.特别是他的缠绵委婉的爱情更令人赞叹不已.他与唐婉爱情让世人为之惋惜,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感天动地,流芳千古!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城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术难托.莫!莫!莫!
   陆游给我们留下了近万首诗词.但多大数是体现忧国忧民,金戈铁马的爱国力作.虽然他的爱情作品不多,可是却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爱的执着.
   陆游在二十岁时与他的表妹唐婉成婚.他们感情深厚,意趣相同.可是陆游的母亲以唐婉迷恋丈夫,疏于请安为由,逼迫唐婉改嫁赵士诚,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陆游关于这方面的的诗词有七首,时间跨越了五十多年,向这样的忠贞不渝的爱情,真是古今少有的.
   这首词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陆游当年三十一岁.当时陆游到沈家花园春游,不期与唐婉夫妻相遇.唐将丈夫介绍给陆游,赵士诚依照唐的意思送给陆游菜肴以至谢意.二人离去,陆游旧情新愁涌上心头,含泪作了这首词并书于墙上,惆怅而去.这首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春暖花开嫩柳轻抚之下,春风荡漾,唐婉用红润的双手为陆游斟满美酒.这里的红手,绿柳,黄酒构成了美妙的境界.可是如今相见,相爱的人已今非昔比,美酒变成了苦酒.而陆游母亲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就如同恶虐的东风一样,残酷无情,把陆游的往日欢情化为乌有,他只有恨!恨母亲的无情,恨自己的懦弱,恨封建礼念害死人!三个错字连用,体现了陆游的境遇和心态.
   词的下片主要写了唐婉离去后自己的心情和遭遇.还是那片美景,人却日见消瘦,相思的泪水湿透了罗帕,再看那桃花零落,池阁闲置,书信难寄,怎不让人心痛!三个莫字,强调了词人的情感痛苦.
 
陆游深爱着唐婉.即使她已经改嫁,爱情依然在心头.直到晚年,他还<沈园>诗作数首.在沈园相遇后,唐婉抑郁而亡,使词人的心灵创伤在也无法弥补只能以誓诗词来追念往事,掉念亲人.
   在陆游题词与墙上之后,唐婉见了既和了这首词,随后抑郁而死.原词是: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个,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此词是和作,与陆游词同牌同韵,且遥相互应.比之陆游的原词概括的更广,主题发掘的更深刻!特别是在词的最后道出了此时唐婉的心境,进不能,退不得,旧情难忘,新情难立,处境艰难可见一般.凡事都要瞒.这也就难怪她写此词后不久既抑郁而终,抱憾长眠于地下.尽管后来有多人说这首词是后人伪做,但不管如何,陆游与唐婉的这两首<钗头凤>都是词中上品.
 词之小令到了宋代,到达了顶峰.在南宋中期逐渐走向了衰落.特别是在辛弃疾以后受格律影响及士大夫们的专断,导致了南宋后期词这种文学体裁游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走向了狭窄的极端,为代之而起的小曲洪流所淹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词
后一篇:杂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