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为何难有自知之明?

(2022-12-13 06:36:31)
标签:

转载

常言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能做到自知之明并非易事,很多时候人很难做到自知之明。普通人是这样,成功人士有时也难免会如此。领导、专家、企业家也好,干部、职工、群众也罢,无非是自知之明的自觉性和程度不同而已。各行各业、各界人士要想做到自知之明绝非轻而易举,个中原由很值得细品。人难以做到自知之明,通常表现在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上容易形成“偏差”“误差”。

在如何看待自己上,人通常都不会十分清醒、理智和客观,通常都会放大自己的优点,缩小自己的缺点,甚至是无限放大自己的长处,而对自己的短处往往视而不见,这是人性弱点使然。三国时期,马谡用兵言过其实,最终导致失街亭惨败,诸葛亮不得已挥泪斩马谡,给做人难有自知之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自己本来是一个业务方面的专家,只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专长,情商并不算太高,知识也谈不上渊博,全面素质能力也属一般,然而,非要认为自己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会,俨然是个“全能冠军”,非要感觉自己也能当好领导,也会搞管理,甚至还会搞经营,为此,还常常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这能说是有自知之明吗?

要知道,不同岗位职位对人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并非所有的业务专家都适合当领导,也并非所有的业务专家能成为企业家。当然,自己本来是个行政领导,对分管业务可能比较内行,但非要认为自己也是各方面的专业业务专家,恐怕多半也是有失自知之明,即便是个专家型领导,也不可能是无所不能。正所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各有各的特长和风采。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突破性成就,你说,让他当领导、搞经营行吗?别说当领导、搞经营不行,就是让他当老师,实践证明也是勉为其难,干得并非得心应手。格力电器集团总裁董明珠,曾经学得是统计学专业,论空调专业技术未必是一流的业务专家,但她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卓越的民族企业家。

自己本来是一个多少有点文笔特长的单位部门的办公室干部,平日里负责起草各种公文材料是家常便饭,落实领导交办的各种事务也是司空见惯,这都是工作职责、任务所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如果非要认为自己是单位部门里最辛苦、最劳累、功劳最大、贡献最多的人,非要感觉自己比领导还有能耐,本事比领导还要大,本领比领导还要强,这恐怕就不能算是有自知之明了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强项、优势,同时,也一定都有自己的短板、弱项、劣势,切不可把自己的优点优势无限放大,对自己的缺点弱点视而不见,这种放大自己优点优势的“晕轮效应”实则是有失自知之明。

在如何看待别人上,人通常都是先看别人的缺点,后看别人的优点,同时,会把别人的优点缩小,而把别人的缺点放大,通常会拿自己的优点来比较别人的缺点,而不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比较自己的缺点,这种心理行为,致使自己盲目自信、自我膨胀,从而容易自以为是、妄自尊大、颇为自负、不知天高地厚,这也是人性弱点使然。

自己本来是个技术专才,然而,非要盯着复合型人才技术上的不足,过分抬高吹嘘自己某方面的技术,不把复合型人才当做人才,看不起甚至贬低复合型人才,殊不知复合型人才同样难能可贵,如果自己想成为复合型人才恐怕还未必能够做到。

自己本来是个学术型人才,然而,非要盯着其他类型人才某些方面的不足,过分看重抬高自己的学术,甚至把自己的学术看得至高无上,看不起甚至贬低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领导型人才,等等,殊不知其他各种类型人才都有自己的价值、特长,都具有自己的精彩,都不可或缺。

自己本来是个搞公司企业经营的老板或者企业家,有的甚至连自己公司企业的业务也搞得不是太好,然而,除了只迷信崇拜行政权力外,对社会中其他很多有价值值得珍重的东西却表现轻视漠视。

自己本来是个行政领导或政府的公务员,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毋容置疑,然而,非要过分抬高自己的能力水平,非要盯着其他人群的缺点,看不起甚至贬低知识分子、企业家、老板、普通职工、农民群众,等等,殊不知其他人群的优点长处有很多也是自己所不具备的。

在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能力上,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而低估别人的能力水平,通常会拿自己某一个方面的能力强项来比较别人的能力弱项,通常会把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优势过分放大从而看成是全面的能力优势,这也是人性弱点使然。

自己本来只是业务研究能力比较强,然而,非要认为自己表达能力、文笔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等所有的能力都很强,通常还会把其他能力不当成能力来看待,非要认为自己的能力都在别人之上,能说这是自知之明吗?

人很难做到有自知之明,还表现在喜欢听好听话,喜欢听别人赞美夸奖自己,不管这种好听的赞美的话是真话还是假话,也不管对方说得好听的赞美的话是出于什么目的,听着好听的话赞美的话心里就是一味地感到舒服舒坦,相反,不太容易听得进逆耳忠言,听不得不同意见,更听不得批评声音,对自身存在的思想、品德、精神、修养、学识、认知、能力等局限性通常也会缺少清醒深刻的认识,积极主动改变提高自己更是谈不上,这也是人性弱点使然。

人很难做到有自知之明,还表现在总是喜欢改变别人,而不喜欢改变自己,总是想用自己的认知判断和喜好标准来改变别人,努力想让别人成为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如果对方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通常都会排斥和否定,甚至是完全排斥和一概否定,很少考虑到要努力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身上一切不好的方面,这也是人性弱点使然。

人,为什么难以做到自知之明?主要还是受到文化知识贫乏、不良心理过重、综合素质欠缺、为人修养不够,以及战胜自身人性弱点自觉性不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人,做到自知之明并非易事,要想做到自知之明,就必须下大气力坚决克服自私自利、骄傲自满、自负自大心理,坚决抛弃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行为,坚决纠正妄自尊大、唯我独尊习气,坚持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加强自身修养锤炼,坚持经常用先进榜样优秀楷模来观照自己、见贤思齐,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坚持时刻保持对自身不足和缺点的警醒警觉警惕。人,只要把自身综合素养提高了,要做到自知之明也就不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