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3年11月7日,星期四,宝宝7岁2个月9天大了。
活动成功,护蛋失败
学校组织感恩节活动,要求班级开主题班会。同时布置了感恩节活动--护鸡蛋一天,体会妈妈的辛苦。活动应该是周二发出的,要求周五交电子稿。内容是学生对护蛋行动的感受等,自写或是老师写感悟。老师把表格上传于群空间,表明如此之事应该是家长来做了。不过,活动宣传单页上明确表明属于自愿参与活动。
周三爸爸妈妈忙碌之后,晚上爸爸让妈妈清洗鸡蛋一枚,准备着周四的护蛋行动。活动挺简单,就是孩子携带一枚鸡蛋,保证在一天中,让鸡蛋不受伤害。爸爸问周三有带鸡蛋去学校的吗?宝宝说有啊。看来参与的孩子对这活动还是蛮重视的嘛。
应该说,护蛋失败这样的结果,在开始前爸爸妈妈就料到了,可是还是想让宝宝实践一次。为此,有先见之明的妈妈,用塑料袋给宝宝把鸡蛋包起来了,目的就是一旦碎了,不至于鸡蛋清鸡蛋黄弄的到处都是。活动准备完毕。背起书包出发,上学去!爸爸妈妈上班去!
下午奶奶接宝宝放学。爸爸快下班的时候,打电话回家,是宝宝接的。爸爸问鸡蛋怎样?宝宝说已经碎了。什么时候呢?宝宝说中午在学校吃饭的时候,发现鸡蛋碎了。以时间最大化来想,鸡蛋被宝宝保护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时,宝宝都是认真的保护的,只是偶尔的在忘记中,鸡蛋就变为了不完整。
护蛋行动,从感恩的角度来分析,就是想让孩子体会做父母的不易。孩子只是最多二十四小时来呵护一个鸡蛋,爸爸妈妈却是每天二十四小时要好好的保护着孩子,不能让娇小的孩子受到点滴的伤害。如此强烈的对比,让目的性和行动性变得就很有意义了。
爸爸把宝宝对护蛋的感受写在电子表格中,通过QQ传给了老师。作为本次活动交的一次作业吧。护蛋虽然失败了,可是宝宝从护蛋中体会到了些东西,说明这次活动是成功的。成长不只是一味的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从实践中总结,变为属于自己的知识点。如此体验式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值得大力提倡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