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金土地---城中村改造的十大矛盾

(2010-03-29 00:00: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房地产

黄金土地---城中村改造的十大矛盾

城市化在加速,房地产在大开发,18亿亩耕地红线要保证,新农村要建设,导致建设用地越来越稀缺。

城中村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天然适合人类居住地,又处在城市中心区域和较好地段,因为拆迁的难度而使得得很多城中村没有和城市发展同步,使得它成为城市内目前仅有的可以成片开发的黄金土地。而楼王的不断出现,人们对房价的预期越来越高,使得城中改造处于两难的地步,矛盾特别突出,试列出几对矛盾,供大家批判补充。

1、城中村原属集体土地,转变为城市规划用地,成为国家用地,进入土地市场,土地升值无限。面临着国家、当地政府、集体、村民、开发商利益分配的尖锐矛盾。

2由农民变为市民,村民变为居民,原居民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面临失地又失业人生危机。村民通过拆迁,获得了短期利益,但是面临着短期利益收获与长期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矛盾。 一次性补偿,金钱替代不了村民的可持续生活保障, 以土地换户口,村民有了户口,由于生存、收入,文化等方式的改变等不适应等原因,很难融入城市。

3 改造过程中强拆、强建损害了村民的即时利益,从收入的角度看,有相当多的村民不希望改造,目前的低收入人群循环生活方式,或高收入出租经济生活方式,使得他们不愿意拆迁改造。面临着政府希望改造有利于城市形象提升与土地利用最大化和土地财政收入与村民希望维持现有利益,享受城市发展红利不改造的矛盾交织。

4、原有村民组织(如行政村、大队、村集体经济公司)向新社区组织(如居委会,街道、股份公司)转化的矛盾。

5、城中村改造对原有租客(打工的,小生意人,初工作的)的利益影响,为城市服务的群体在城市中已经不能找到与其收入对应的居住之所。导致服务场所与居住之地越来越相距遥远之矛盾。

6拆迁与回迁的矛盾,货币补偿将使得村民各奔东西,离开故土,脱离组织,回迁有时会使整体开发困难,成本过高。村民回迁的希望与理想的规划存在矛盾。

7、村集体组织的弱化与集体资财的监控缺位,导致集体经济财产和未来收益流失,导致村民和干部及实际集体经济控制人的矛盾。

8、村民土地世代居住用于耕作可以享受无限期收益,而改造后成为7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收益为有限年度计算补偿,而有形资产的补偿有限,也忽视了转岗就业的教育成本的支出等。导致显形受益与隐性亏损的矛盾。

9、村民拆迁后不能 完全享受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机制矛盾。二元结构不能一步到位消灭。

10、城中村改造项目要承担回迁或补偿,要给国家交税,要给地方政府交土地溢价,要承担建筑成本,承担市政改造配套,教育医疗等服务配套,还要保证开发商的利润。所以一套新房要背负六套房直接建设成本,必然导致高房价。而城市普通居民收入也无法承担。这样高房价与相对低的收入导致反差矛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